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讓夢想再飛一會兒
梔子花香,蓮荷初放,又是一個青春選擇的季節。這個時候,很多青年學子面對理想的萌動與未來的憧憬,老師與家長的期待,在各種選擇面前,常常會陷入迷茫……
可以選擇的人生是幸運的
其實,有選擇是幸運的,要好好珍惜。回想44年前,作為“文革”后第一屆大學生的我,高考結束后的大學和專業都不是自己選的。我記得,望著那張錄取通知書上的大學和專業名稱我一臉的茫然與驚訝:我不知道這所遙遠的名校、那個我完全不知道干什么的“渦輪機”專業怎么就選了我……4年后,我大學畢業何去何從也不是我選的,一張工作派遣書就把我送到了一個地方的制造廠。雖然這些都不是我自己的選擇,但當時對于差一點就要上山下鄉的我來說,能有大學讀、能有工作分配,我內心已經是萬分感激。
如今,時代不同了,社會變得豐富多彩,人生多了許多選擇題。選擇成了經常面對的考題,它讓你不省心,卻促使你走向成熟、成就自我。我認為,面對選擇,我們首先要想清楚三個問題:時代需要什么?我內心需要什么?自己能適應什么?
傾聽時代的召喚
人在旅途,在擇路遠行之際,要先“望望星空、看看天氣”。這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專業、職業的相對優勢都在發生變化,對人才的需求和由此帶來的社會競爭也在跟著變。人工智能、基因編輯、大數據、云計算等這些網絡數字時代的科學技術正在快速改變著專業、職業、崗位的面貌,也在改變著人們的認知和觀念。創新的舞臺從未像今天這么大。我們要思考:究竟學些什么才能適應社會乃至引領現代科技發展,從而能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成就一份自我?這是未來給年輕人出的考題。
我想說:世界在變,機會很多。這個時代歡迎敢于挑戰、葆有激情和幻想的人,時代為敢于擁抱快速變化的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所以,在選擇面前,要看看我們的國家現在需要怎樣的人。
當然,你甚至也可以看看這個世界需要什么,并認真地想想如何出一份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把“小我”的選擇融入“大我”的召喚中。
如果你是實用主義者,也應該多看看世界的變化!網絡時代、數字時代、智能時代正在迅速地改變著大學、專業以及各行各業的形態與對人的要求。專業、職業、事業,業業都重要,面向未來找一個風口,乘一段時代的東風順勢而為總是件好事情。
傾聽內心的聲音
面對選擇,我們可以多聽各方建議,但不要盲目采納。我認為,傾聽長者的經驗、智者之言固然重要,但來自內心的聲音比任何來自外部的建議都更重要。
青春是拿來奮斗的,不該被世俗所禁錮。年輕或許缺少經驗,但因為年輕,所以有夢想;因為年輕,所以有為夢想試錯的資本。選擇給了為夢想插上翅膀的機會,等待的是你內心的共振。
許多人會看重大學的品牌、專業的冷熱、職業的風光、收入的高低,這是現實世界教給世人的,沒有錯。但拉長了時間再看,畢竟這些都是人生路上的風景,一路走來都會慢慢淡去。工作五年、十年之后,還有誰在乎你是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畢業的呢?一個人能將工作做成自己熱愛的事業才是一生的價值所在。于人生而言,刻有“為夢想而奮斗”印跡的回憶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秉性、志趣、潛力、特長都不相同,對從事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職業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在競爭環境中顯現出來的相對優勢都會有所不同。別人眼里最優的選擇,不一定適合你。適合你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但無論怎樣,面對選擇,我們不要逃避,有直面選擇的勇氣和勇于承擔后果的堅毅你就成功了一半。
對于家長們,我想說:如果孩子有夢想,不要太多去干預,就讓年輕人的夢想多飛一會兒。當今社會,夢想稀缺,值得珍惜。孩子已經長大,當父母的,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時代變了,不要在孩子身上試圖找回曾失去的自己。要是真愛孩子,那就尊重孩子的獨立意志。
做好選擇后的準備
選擇很重要,但選擇只是入口的權利,選擇實現價值的關鍵在于選擇后的適應和努力。
好的大學和專業可以助推你的夢想,但不能決定你的未來。沒有努力相隨,即便考上了名校,短暫的風光后也有跌落深淵的可能。大學重視知識,但更崇尚素質、能力和對歷史的貢獻。大學為你提供了許多自由和選擇,那里會給你許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給你專業、課程乃至教師的選擇權,給你科學研究、社團工作、創新創業、出國交流等體驗機會。大學不是學習機器,也不是未來的保險箱。從某種意義上講,選擇怎樣讀大學比選擇到哪里讀大學更重要。
職業的選擇也一樣,光鮮的文憑或許是一塊好的敲門磚,但不會成為你人生一路成功和幸福的保險。職業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撐,但想走得遠,更需要相對卓越的各種能力和素質,需要責任感,需要忠誠度。你自覺,你努力,在什么樣的大學,在什么樣的單位,你都可以擁有未來;你不自覺,你不努力,在什么樣的大學,在什么樣的單位,你都沒有未來。所以,正確的選擇能讓你擁有一片肥沃的土壤,能收獲什么還得自己去體察、去播種、去栽培、去流汗,這樣,人生之樹才能結出沉甸甸的果實來。
(作者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選擇 大學 夢想 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