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藝文

厚植文化生生不息

2022年07月05日 09:36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石漢基

精彩閱讀:

立足香港,溝通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書香社會,是先父石景宜一生的志向和努力,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文化書使”。

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令香港市民熱情高漲,紛紛去一覽其宏偉建筑和文物精品,感受中華文明的風采與魅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25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交融不斷深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煥發出勃勃生機。比如粵劇,經過持續努力地推廣,現在香港有不少小朋友喜歡上了粵劇,去聽、去看、去學,甚至自己表演粵劇,讓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展現出無限的傳承活力。浸潤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邃底蘊中,可以厚植我們在今天不斷繁榮發展的文化自信。

立足香港,溝通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書香社會,是先父石景宜一生的志向和努力,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文化書使”。父親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給我們塑造了良好的家風,他的初心也是我們的初心,所以這幾十年來,我一直以書為媒,致力于中華文化的交流和傳播,通過傳統文化,搭建起溝通的橋梁;通過多樣化的交流,促進中華文化的弘揚。

2005年,我們出版了一套中國全方位透視叢書,包括民族、教育、科技、經濟、傳統建筑、繪畫等12冊,送給全港大學和中學圖書館,還舉辦了“學界閱讀報告大賽”,鼓勵學生們閱讀報告,參與大中學生有數千人。后來,又相繼出版了《中華民俗文化叢書》《中國文化知識》等書籍,希望能夠通過閱讀,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不久前,第四屆“中華翰墨情”中小學生書法比賽舉行。這項比賽是從2016年開始的,當初我參與推動這項比賽,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各地文化交流,最初是佛山、香港、澳門、臺灣四個賽區的孩子們參加,隨著賽事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更多的賽區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就是想以書法為媒弘揚傳統文化。隨著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語音轉文字等信息技術的使用,人們用筆書寫的場景越來越少,提筆忘字成了經常出現的現象。這個問題對于孩子們來說更為重要,拿起筆寫好中國字,才能真正理解中華文化。書法藝術源遠流長,表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等獨特的審美和文化精神,通過練習書法,可以陶冶情操、涵養德行。有獲獎的孩子說:我很享受書法給我帶來的寧靜和樂趣,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并且喜歡書法,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這讓我感到很高興,因為孩子們心里已經種下了傳統文化的種子。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承,讓其走進現代生活,離不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記得2019年,《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在香港開幕,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這個展覽里,我看到了“汴河碼頭”180度球幕,30余米長、近5米高的《清明上河圖》巨幅動態高清投影,畫里的事物都“活”了起來,還有“宋‘潮’游樂園”,觀眾在里面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沉浸式體驗宋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展中,能跟觀眾互動的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八駿圖》也頗受歡迎。這些新穎的形式讓人印象深刻,對于普通觀眾來說,有趣、互動性強,他可能一下就會被吸引住,并且幫助他展開想象力,一步一步去了解更多的文物的信息,以及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也許他們當中有些人就喜歡上傳統文化了。

現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短視頻等形式已經深入人們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創新表達方式,用好新媒體,傳播內容簡潔精練,傳播形式生動有趣,講好中華文化故事,讓中華文化深入人心,讓香港的文化畫卷越來越美麗。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漢榮書局有限公司董事長。本文由本報記者謝穎采訪整理。)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7月04日   第 10 版)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傳統文化 香港 文化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网 | 亚洲青青草原男人的天堂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