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藝文

烏龍鋪聽歌(下)

2022年08月08日 15:54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馮 并

馮并

更重要的是,1947年秋天,毛澤東同志轉戰陜北,兩次過佳縣,首次去了白云觀,他指著白云觀的古建筑對當時的佳縣縣委書記張俊賢說,這些都是古建筑物,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要毀了,你明天就出個布告一定要保護好。毛澤東同志與群眾在重陽節逛廟會,在宮觀里看晉劇,主人要他坐前排,他說他個子高,把前面的老鄉擋住看不好,一直坐在了后排。他還給佳縣縣委題了詞,“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一面”。他也按著鄉俗同群眾一道抽過簽,抽出的是“日出扶桑”,是東方要紅的意思。這些細節記錄在佳縣的紀念展覽館里。

毛澤東同志第二次到佳縣,是1947年9月轉戰佳縣神泉堡時,在那里的一孔老窯洞里工作了57天。在神泉堡,他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首次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修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起草土地法改革大綱和90多份發往前方的電文。周恩來同志后來這樣評價說,毛主席在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

1947年11月22日,毛澤東同志轉戰米脂楊家灣,在那里住了四個月零兩天,“曙光就在前面,我們應當努力”的歷史聲音,就在那里發出。1948年春天,中央決定離開陜北轉向華北,進入戰略大反攻時,中央縱隊正式從吳堡川口村渡口東渡黃河。正是開河季節,黃河上尚有流凌,毛澤東同志登上第一只木船,回首凝望來路說,“陜北是個好地方。”

烏龍鋪現在也叫作烏鎮,在佳縣通向米脂和吳堡的中間,因此處在交通路口上。1944年,延安魯藝秧歌隊到佳縣、吳堡慰問八路軍將士,路經烏龍鋪,得知住在烏龍鋪的李有源和他的叔叔,是生產模范,也是唱歌能手,便在他家炕頭上海聊起來。說到唱歌,李有源說,俺們叔侄倆也編了個新的信天游,叔叔嗓子亮,我編新詞叔來唱,說著他的叔叔就拉開嗓子,《東方紅》就橫空出世了。

《東方紅》的曲調,最早是佳縣一帶流行的《芝麻油》調,也叫《移民歌》,即興填詞開唱,自娛自樂。多半是情緒明朗的情感寫意民謠,在邊區大生產運動中換過新詞,“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領導陜甘寧……咱們邊區滿地紅”。再后來,音樂家安波填了新詞,“騎白馬,挎洋搶,三哥哥要吃八路軍的糧”,改唱了《騎白馬》調。歌詞描述了佳縣青年參加八路軍的純樸感受,流行一時。李有源《東方紅》的最新詞作,則進一步聚焦在人民領袖身上,對新中國的深遠影響,無論從意境還是思想上,都有了不斷升華的最新高度。從1945年開始,一曲《東方紅》從陜北唱到了大江南北,1970年又隨著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進入了太空。

李有源的后人還住在烏龍鋪。遺憾的是,我沒有見著李有源的后人,但看到了他們的新房和新院落,一扇大門,春節里貼的火紅對聯依然如新。據說,他的侄子和孫子們唱起《東方紅》來,也一樣聲音渾厚有底氣。

有幸的是,在這里,我們在民俗戶住了一夜,除飽餐了一頓油糕和二米子米飯,也還在這里巧遇了一場自發的“晚會”。店主人的幾個兒女是歌迷和能拉會唱的人,在店里開了卡拉OK,有時還要打打“座敲”,也就是民樂演奏會,但多數曲目是信天游一類的延伸。穿透了晴朗的夜空,《東方紅》自然是第一支歌曲,接下來,從“山丹丹”到“蘭花花”,從“高樓萬丈平地起”到“陜北出了個劉志丹”,乃至很早就聽到的“翻身道情”,好像是個陜北民歌的專題晚會。最后則是《南泥灣》,但中間也插了不少具有信天游風格的現代搖滾版“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我低頭向山溝,追逐流逝的歲月”,以及那首傳遍大江南北的“我家住在黃土高坡”等等。

道情其實不算信天游,是古代游方道士們的清唱,各地有各地的特色。1942年由延安魯藝文工團發掘出來,后來又由王昆、郭蘭英等演唱后,紅遍大江南北。那首著名的《南泥灣》,其實也是陜北秧歌和信天游詞風的藝術結合。烏龍鋪是信天游的一個老歌鄉,這里的民歌有陜晉山曲嫁接的特點,因此品類更多,諸如聽過的一曲《桃花紅來梨花白》,那旋律像陜北的信天游,又像梆子流行地區的山曲。

戀戀不舍地離開烏龍鋪,到吳堡去。路上不知怎么就說到了國風和正在興盛的國風潮。國風是同古老的《詩經》連在一起的,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在《陽貨篇》里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他說的詩固然包括了風雅頌,但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信天游雖然沒有與古來的國風去畫等號,但應該也是近現代國風潮的一個源頭。

猛然記起《黃河大合唱》。以保衛黃河為主旋律的《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作品,1939年5月在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次公演。那是冼星海、光未然熬了六天六夜創作出來的。在延安既無交響樂隊也缺少樂器的情況下,冼星海自己指揮樂隊,用自制的低音胡和在瓷缸桶里搖擊飯勺,去模擬黃河的驚濤駭浪。

一路上,也不斷回憶在大學業余合唱團里排練《黃河大合唱》時的一些情景,浮想聯翩。在《黃河大合唱》一氣呵成的八個樂章中,中西音樂藝術得到完美結合,其中的《黃河船夫曲》直接取材于黃河上的船歌節奏和旋律,一聲聲“咳吆”,托出了“行船好比上火線,團結一心沖上前”的時代主題。《黃水謠》雖然是女聲美聲齊唱,卻在“河流萬里長”中充溢了“黃水奔流向東方”的時代韻律,而那首《黃河對口曲》則無疑有著陜晉道情的某些影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民歌在傳承創新中,也會不斷生長出現代藝術之花。

看到黃河了,在一個洄水灣的小渡口上,一支渡船劃在了河心,但這渡船已經不是當年習見的那種搖櫓船。場景換了,擋不住舊日的歌聲再起。在上游河對岸的小碼頭上,有一位抖弄纜繩的人,突然順風拋出一句船歌,細細辨聽,這不就是那首人們已經很熟悉的“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嗎?

(作者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日報》原總編輯)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8月06日   第 07 版)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烏龍 佳縣 陜北 信天游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v一二三区 |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 | 午夜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