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民進

傳統與現代的握手

眾話“媽媽的針線活”

2022年08月10日 09:23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8月10日電 7月4日,“媽媽的針線活”鄉村振興座談會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召開,與會者圍繞該項目在貴州黔西南的實施深入交流。

“媽媽的針線活”項目是由中國服飾報社、藝術與設計雜志社與婦女手工編織協會等主辦的公益項目,目前已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成功啟動,將彝族傳統手工藝和現代時尚設計融合,帶動當地彝族婦女就業增收,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在民進中央的幫助下,“媽媽的針線活”項目走進黔西南,將總結已有經驗,通過以點帶面,“培訓一人,帶動一片”的方式,充分發揮非遺文化產業促脫貧工作的“領頭羊”作用,致力成為真心真情“繡”牢民族同心的鄉村振興項目,充分激發黔西南州廣大手工藝者的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傳統工藝傳承發展、長久保護和永續利用。

中共黔西南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

部長、州委統戰部部長左尚武:

“媽媽的針線活”走進黔西南要走個性化道路。要結合傳統與現代,通過創造性的轉化、現代化的專業設計,融合傳承下來的技藝和文化,結合本土文化、利用設計的力量打造優質的高端產品,要借助宣傳手段、信息化手段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批量化生產和定制化產品要同步發展,手工藝和數字化要有機結合,建立一個有效模式,啟動一個良性循環,讓全社會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讓幫扶工作形成從輸血到造血的轉化。

貴州省婦聯副主席、黔西南州政協

副主席殷紅梅:

“媽媽的針線活”項目契合鄉村振興工作,契合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希望該項目能很好落地黔西南,培養會技藝、會傳承、會創新、會設計、會整合、會宣傳、會銷售、會增收的“八會”繡娘人才隊伍,為黔西南婦女特色手工產業培養后備人才,促進黔西南婦女手工產業壯大發展;希望通過項目建設帶動更多婦女創業就業,促進手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巾幗力量。

藝術與設計雜志社社長、中國服飾報社

總經理錢竹:

“媽媽的針線活”一定要在品牌塑造、產品品質提升、文化傳承轉化方面再發力、見成效。非遺保護不是要一成不變,不是要一味推崇“原汁原味”,而是要開發創新產品融入現代生產生活。非遺尤其是服飾非遺要搶救性記錄與生產性保護并重,要加強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服飾的整體性保護,如建立布依族、苗族服飾文化生態保護區,將與服飾文化有機聯系的村落空間、地區文化等一并保護等。通過與國內外知名企業、潮流品牌、奢侈品品牌合作,既能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又能帶動當地人民就業增收。

平安集團企業社會責任總監沈楊:

“媽媽的針線活”是中國平安在涼山取得實質成效的公益扶貧項目之一。該項目的核心是利用設計資源,運用商業化機制,迎合市場需要,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成定制化商品,通過市場的認可,做到既讓婦女就業增收,又傳承非遺技藝和文化,還能將當地文化輸出到更大范圍。中國平安將通過自身平臺和渠道,幫助“媽媽的針線活”手工藝品展出銷售,在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非遺文化的同時,推動少數民族婦女的靈活就業,從而實現對當地婦女的精細化扶貧。

黔西南州婦聯主席吳評說:

自2013年“錦繡計劃”啟動以來,黔西南州已培養近3萬名繡娘,貴州不少農村婦女參與錦繡計劃,將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直接或間接地從事刺繡、蠟染、民族服飾等生產,實現創業就業、居家增收、脫貧致富。特色手工產業已成為貴州不少農村婦女居家就業的重要渠道,不僅傳承了民族手工技藝,還提升了農村婦女的經濟社會地位。接下來,州婦聯將大力推進“媽媽的針線活”項目,堅持整體謀劃,培優要素組合,推動融合創新,打好人才基礎,持續推動“媽媽的針線活”提質增效,并和錦繡計劃實現融合發展。

(呂巍)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黔西南 項目 婦女 媽媽的針線活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新福利92| 在线观看最新Av不卡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