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茶香沁潤鄉村魂
——江蘇省常熟市政協委員走出農文旅融合新路子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8月19日 第 11 版)
暑期,孩子們來參觀茶葉制作。
解嘉
沿著江蘇省常熟市海虞鎮銅官山往上走,一壟壟茶樹在碧空映照下更顯蒼翠。不同于春茶吐新綠的青澀,盛夏的茶山、茶樹匯聚成一道道綠浪,身處其間,茶香撲面,沁人心脾。
一個年輕人從茶園深處走來,身后三五成群的學生挎著小籃子,正在體驗采摘活動。他告訴筆者:“今年春茶忙季已經結束,秋茶未起,這些天趁茶園空閑,又正值學校放暑假,就帶孩子們來體驗茶葉采摘。接下來,茶園馬上要進行茶樹修剪工作,再看到這樣滿山茶樹的景象就要來年了!”
這位年輕人名叫吳昊,是常熟市政協委員、海虞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州市農村青年創新創業聯合會理事。吳昊是銅官山下長大的孩子。2016年,銅官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啟動,吳昊就是在這個時候辭職返鄉,接過父親的接力棒做起了農業。
怎樣在前人的基礎上,走出一條融合智慧農業、鄉村美游、共同富裕等要素的鄉村農業振興道路,是他經常思考的問題。他說:“從軟件工程師到金融風險管理師再到茶廠經營者,我的工作經歷可謂是‘跌宕起伏’。而現在作為‘七峰碧螺春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我要以傳統制茶工藝為依托,融合體驗活動,帶動周邊觀光、餐飲、園藝、游樂設施共同發展,在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帶領村民們實現共同富裕。”
吳昊對制茶車間進行現代化清潔生產流水線改造,開辟采摘體驗茶圃,打開非遺制茶工藝車間,與學校等機構團體合作,開放采茶體驗和品茶休閑,給茶園帶來了更高的人氣和口碑。吳昊說,他們現在做的是用創新思維打造綠色生態農業鏈條,用多元業態助力城市鄉村有機銜接,用全域理念詮釋融合發展先行之美,讓農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打開思路。
吳昊還是銅官山村的聯村政協委員。常熟市政協通過“界別聯鎮(街道)、委員聯村(社區)”,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正因如此,吳昊在與村民的聯系溝通過程中,引導更多年輕村民返鄉創業,辦起了農家樂、開起了茶館。
常熟市政協委員、海虞鎮社會治理和社會事業局文體旅負責人章利亞表示,正是因為有了像吳昊這樣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在青山綠水中激蕩青春的光彩,美麗鄉村建設才能行穩致遠。社會各界要通力合作,提升農村環境設施建設,增強“青和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文旅融合。常熟市政協委員、市文體旅局副局長戚曉維早已關注到這個問題,她說,多年來,常熟一直堅持把鄉鎮發展中的遺留物拾起來,把美麗鄉村的小徑銜接起來,把山麓湖畔的防火通道、親水游道串聯起來,通過打造咖啡間、茶空間、民宿客棧,讓“遺產變寶”,給山水注入活力。常熟有很多像銅官山村這樣的美麗村莊,不僅要成為“網紅”,更要做全面發展的“常青樹”。
眼看著舊貌換新顏,吳昊琢磨著升級銅官山茶園,上山有茶林,下山有樹林,在農莊疊加品茗、垂釣等休閑觀光項目。去年秋天,裝飾一新的同觀山莊正式面世,吳昊的“田園夢想”又邁出了一大步。吳昊說:“農村的環境變好后,我們年輕人就更愿意回到鄉村來。”常熟還有更多像銅官山村這樣的美麗村莊,更多這樣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奮斗中,文旅融合的美麗村莊不僅是促進共同富裕、推動“三農”全面發展的“助推器”,更是提升城市活力,彰顯城市文化自信的“蓄能池”。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鄉村 吳昊 銅官山 茶香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