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如何應對網絡科普謠言或虛假信息?中國科普研究所提出這些辦法

2022年09月06日 08:03  |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9月5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介紹新時代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有關情況。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介紹,隨著我國科普工作的深入開展,給公眾帶來很多正面信息的同時,網絡空間中也存在一些虛假信息,甚至是一些謠言。針對這些現象,中國科協高度重視,重點開展了科學辟謠工作。2019年8月,中國科協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上線運行了科學辟謠平臺,這個平臺充分發揮科協的組織優勢和智力優勢,組織科學家開展及時辟謠活動,讓謠言止于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不斷增強大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科協和有關部委共同開辦的科學辟謠平臺,在開展科學普及的同時,不斷強化價值引領功能。通過謠言研究、內容生產、聯合發榜,開展正確的科學知識輸出,再加以專業輔導,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形成了“捕捉線索—及時辟謠—正向傳播”的有效工作機制,并與有關部委和商業平臺形成了提供謠言線索、反饋辟謠服務的雙向溝通模式。這個平臺從2019年8月至今運行3年多來,成效明顯。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科學辟謠專家庫專家總人數已經達到1607人,辟謠庫累計收集謠言達到11464條,發布辟謠作品3911個,總用戶數量已經達到756萬,累計傳播量和話題量超過了73.2億次。

同時,針對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比如,就新冠肺炎疫情、食品安全、老年人生活、應急安全等,科學辟謠平臺發布專題性辟謠榜單。下一步,中國科協將持續推進科學辟謠平臺建設,有力促進清朗網絡空間、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有三個方面的舉措:一是升級人才服務體系,提升平臺專業能力。持續打造好專家團隊,強化資源建設,積極調動科技工作者參與辟謠工作的積極性,組織他們更好地提升專業辨別和內容生產能力。二是擴大辟謠“朋友圈”,打造核心競爭力。加強與社會團體、媒體平臺合作,深耕特色,聯合策劃推出精品內容,打造科學辟謠品牌。三是完善平臺運行機制,強化參與治理能力。繼續完善建立識謠辨謠、分析研判機制,不斷優化和提升平臺運行效率。

(總臺央視記者 孔祿淵)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辟謠 科普 平臺 謠言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