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藝文
時代畫卷最美十年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9月26日 第 10 版)
劉廣
曾有人問,于這十年來所看到的美術發展,何感、何思、何想!
當真,被問到了!
或許思緒萬千,或許感觸頗深,或許無以言表。
用本人的視角,“十年”是個階段,是個承諾,也是個起點,數學上是3650天,文學名曰彈指一揮間,于快樂者而言白駒過隙,于苦悶者而言度日如年,于繪畫者而言美的瞬間,于我而言感謝流年。
美術發展的格局氣韻宏大,是歷史源遠流長和延續的體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和傳統文化的精髓。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實踐的感召下,廣大美術作品中所體現的文化自信顯著提升,美術工作者精神振奮、意氣風發,一大批描繪中國人民追夢、筑夢、圓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中華美學風范的時代佳作頻出,慶祝偉大時代的各類主題展覽影響廣泛,展覽作品題材中既有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實踐的歷史時刻,也有彰顯時代符號的大美史詩,既有凝聚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也有振奮民族士氣的英雄奇跡。
砥礪奮進的十年里,中國美術的積極發展有目共睹,美術工作者們摒棄浮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美術創作與時代同步伐,更向上、更開闊、更被大眾接受,極大提升了民眾的文化體驗和對美的高質量追求。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文藝發展提供基本遵循,指明前進方向,“為誰創作,如何創作、創作什么”成為自問自省的創作箴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精品”成為最基礎最根本的認知底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文化堅定”成為勠力踐行民族自信的責任自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成為創作追求不斷延展的首要任務,
從“高原”邁向“高峰”成為新時代美術創作的目標愿景。
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用“培根鑄魂”四個字闡明文化文藝工作的職責使命,現場聆聽,備受鼓舞,將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更好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元素創作時代精品,為國家和民族培根鑄魂貢獻力量。
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出大師、鑄高峰。守正創新是所有美術工作者的時代課題,將在美術作品中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闡釋好。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美術工作者是歷史前進的記錄人,美術作品是歷史的剪影、摹本,任何時代,美術工作者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被“厚待”過,“源于人民”的作品被稱頌,“為了人民”的作品被珍藏,作為這個時代的畫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天地下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十年,不長不短,足以豐富生命,足以再次揚帆:舉辦畫展,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春花冬雪,奔走過峽谷林間,住過窯洞,看過鄉村振興畫卷,記錄黃河,落日壺口十八彎,感受異國,沐浴過晨曦云煙,塞外踏沙,仰頭星星在家,重走長征,遵義赤水大渡河,感受閱兵,百年華誕繪河山。
腦海的記憶,行云流水,樁樁件件,愿不負十年。
但是,美術的發展需要時間,美術工作者要學習、要成長、要把責任扛上肩,在培根鑄魂上展擔當,在守正創新上有作為,在明德修身上煥風貌。十年里,德才兼備的美術工作者越來越多,經年那些“脫離群眾、無病呻吟、不痛不癢”的作品少了,在人民的現實生活面前“走進去、沉下來、融進去”的作品多了;“信馬由韁、毫無靈魂、不知何為”的作品少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人民生活真諦的作品多了;“庸俗、低俗、媚俗”的畫面在慢慢向“積極、向上、和諧”的內容轉換,用深入生活、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題材直面和回應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
十年耕耘,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十年;十年碩果,正是廣大美術工作者百花齊放滿園春的十年;十年記錄,正是為時代畫像留存珍貴歷史記憶的十年。
美術事業的蓬勃發展是中國人堅定文化自信的表現,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民族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美術工作者最原始、最樸實的情感。一如,走遍黃河,看盡奇觀,耀眼的塞外明珠,蜿蜒的九曲十八彎,阿尼瑪卿雪山的靈寂,壺口瀑布的氣象萬千,當一幀幀畫面映入畫卷,變成景觀的代言,聚焦了新時代中國發展的磅礴歷程,描繪了新時代創新探索的振興新圖景,從深入生活的細節深描中透視重大題旨,綻放生生不息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時代光華。
藝無止境,學海無涯,作為美術工作者,藝術創作永遠在路上,不做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把創作人民群眾所喜愛的作品作為最高追求,始終保持永恒的趕考心態,用手中的畫筆記錄更多歷史瞬間,描繪更多大美河山,勾勒更多人間煙火,珍藏更多民族記憶,為時代留下印記,為社會貢獻正能量,十年磨劍,腳踏實地,為下一個十年起筆,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奮力描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畫家)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