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本網原創
路就在腳下,光明就在前方
——寫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
本報記者 崔呂萍
作為黨的二十大成功召開后的首場國際展會,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第五屆進博會”)將用六天時間向全球展現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信心、用心和決心。
“5年前,我宣布舉辦進博會,就是要擴大開放,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現在,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11月4日晚,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五屆進博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的致辭時這樣表示。
互利共贏的平臺越來越寬廣
主動擴大進口,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第五屆進博會,284家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參展,數量超過上屆;參展企業“回頭率”近90%,連續5年參展企業50余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澳大利亞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個參展企業,不僅連續5年“擁抱”進博會,還已完成第六屆進博會參展的簽約。
路就在腳下,光明就在前方。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中國是這樣做的——
作為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二的進口大國,中國是210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市場,6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市場;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占世界進口比重達10.6%,超大規模進口有力促進了各貿易出口國經濟發展和國內就業,也有力支持了國內生產保供和改善民生。
主動擴大進口,讓我們有更優的視角去審視全球。
“進博會來到第五年,我們的觀察視角要聚焦一個‘新’字!”作為進博會的長期關注者,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所說的“新”包含了三個維度——新環境、新朋友和新產品。
“新環境中,既有我國在成功召開黨的二十大后對外開放領域的新機遇,也有俄烏沖突使得國際關系發生的各種變化特別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所出現的變化,還有美國貨幣政策緊縮使得全球多國面臨通貨膨脹的現實考驗。而進博會的成功舉辦有利于全球抗擊通脹、恢復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屠光紹同時表示,新朋友與新產品雖然是歷年進博會上繞不開的話題,但今年我們要著重關注“習慣養成”——“有朋自遠方來”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信號。
“進博會是促進國際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平臺。今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的‘元年’,進博會期間還將舉辦主題為‘RCEP與更高水平開放’的論壇,這將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疫后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提供思路。”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進博會所取得的成功,從一個角度印證了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而推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所釋放出新的巨大市場潛力和機遇,更將堅定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持續在華投資的信心。
“三個可以預見”背后的中國動力
對于觀展者來說,本屆進博會至少有三個可以預見。
可以預見的是,農業大省的采購團、田間地頭的農戶代表,在進博會上很難捂住腰包。
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已連續參展5屆的德國企業拜耳,在本屆進博會上首次“跨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就帶來了最新的矮稈玉米研發成果——這種玉米比傳統玉米矮了將近1/3,這種“高度”有助其更好地抗風、抗倒伏,有助于氮肥等關鍵農用投入品的優化使用。
“一路走來,拜耳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對此我們深感自豪。進博會極大地推動了拜耳這樣的跨國公司共享中國機遇,融入中國經濟發展格局。”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保曼這樣表示。
可以預見的是,工業領域采購商們將滿載而歸。
在中國開展無線技術業務超過25年的高通公司,幾乎也把全球研發“大腦”落在了中國。截至目前,該公司與中國生態伙伴的合作已擴展至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物聯網等眾多行業,通過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共創價值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在中國長期的投資和承諾,高通與中國企業、產業和社區的成長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可以預見的是,服務業“買手團”將提前迎來跨境購物“雙11”。
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機構,安永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5年來,安永不斷與新老朋友共話未來,促進資源對接。安永將通過創新、可持續和數字化推動商業服務發展,為更多國內外優質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幫助國際企業“走進來”,為中國的雙循環格局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副局長馬正其表示,第五屆進博會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體現:依托主場優勢吸引更多外資外貿分享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充分表明了中國更加開放透明,愿與世界各國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責任擔當;在保持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的同時加大服務貿易特別是數字貿易規模,進一步應對國際局勢動蕩、新冠肺炎疫情流行造成的全球經濟風險,以貿易方式的創新發展對沖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以進博會為契機深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不斷擴大我國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制度型開放,讓中國制度與國際制度更好地對接融合,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優運行。
“我國如期舉辦進博會,不僅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信心,更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平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路總公司原副總經理盧春房表示,進博會是提高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參與度,推動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是我國經濟暢通“雙循環”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我們也將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中國力量。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