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無人機開啟航空新時代 助力航空強國夢
第十四屆珠海航展11月8日-13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辦,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航天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成果大放異彩,精彩紛呈。
中國民用無人機作為科技力量的新秀,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在珠海航展舞臺上被一一見證,同時這個新興行業也見證著新時代航空強國偉大征程的不斷建設,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力量的崛起和強大。
民用無人機崛起,助力衛星通信產業生態圈
“無人機+衛星通信”是無人機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相結合的重要成果和發展趨勢。近年來,全球新一代低軌衛星互聯網走向商用化,高通量衛星也蓄勢待發,在衛星互聯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和衛通相控陣技術的大力部署下,在中小型無人機上應用衛星通信也逐漸進入到實用階段,在軍事、應急、信息報送、數據采集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本屆航展,作為工業無人機的領軍企業,縱橫股份攜帶了CW-007三代、CW-15、CW-25E、CW-40、CW-100二代等多款大鵬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參展,此外還帶來了PH-25、PH-X兩款多旋翼無人機及眾多行業解決方案。其中縱橫大鵬CW-100二代無人機全新升級,首次對外亮相,這款無人機具有高通量相控陣天線衛通系統、國產自研四沖程汽油/重油航空發動機、抗干擾導航模塊、數據鏈硬件加密、國產自主可控航電系統、制冷紅外光電載荷、艦船移動起降、航時超過10小時,載重達到25kg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各類偵察、應急場景。
縱橫股份參加第十四屆珠海航展
縱橫大鵬CW-100二代無人機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CW-100系統可集成高性能三光光電吊艙和一體化測控鏈路,實現對地面、水面、空中目標的搜索、鎖定、跟蹤和定位解算等,可滿足大范圍、長距離的應急偵察要求,對森林草原火災預警、救援等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技術創新是無人機發展的源動力
據介紹,我國作為全球民用無人機最主要的產業基地,2021年全國共有12000多家無人機企業,行業總產值達到870億元人民幣,注冊無人機83萬架。
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特聘教授、深圳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表示,技術創新是無人機企業發展的源動力。近年來無人機技術迅速發展,裝備數量和市場容量逐步擴大,吸引國內外眾多研發機構投入無人機技術創新,搶占知識產權。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專利查詢,從2012年到2021年7月,全國無人機企業、科研院所及個人共有無人機發明專利27200件,發明授權專利3568件,實用新型專利19780件,外觀設計專利3308件。
楊金才談到,由于無人機具有成本相對較低、無人員傷亡風險、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易于操控等優勢,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目前,在全球無人機應用中,軍用占比約70%,民用占比約為30%。隨著無人機在工業及消費領域應用及需求的上漲,全球范圍內無人機在民用市場上的應用不斷擴張,預計到2024年,民用占比將達到50%。通過軍民融合上,建立社會服務體系,在后勤保障、軍事訓練、裝備管理等非作戰領域,無人機服務會產生巨大的軍事效益。
目前,無人機在各個領域百花齊放,在國防建設、抗震救災、社會管理、城市規劃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國內外不少城市已將無人機產業列為發展重點,并將其融入自主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戰略目標中。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多,未來二十年將是無人機行業的黃金時代,國內市場空間將高達4萬億元。
縱橫股份董事長任斌在珠海航展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構建航空產業新發展格局需要凝聚全行業科技創新力量,作為新型支柱產業,工業無人機的快速發展對推動我國航空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用安全可靠的產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無人機品牌企業。
縱橫股份參加第十四屆珠海航展
作為“成都市工業無人機產業建圈強鏈”鏈主企業,縱橫股份深入開展無人機核心關鍵技術研究,秉承“高標準、科技化、生態化”的理念,正在打造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無人機產業化基地。投產后的大鵬無人機制造基地將全面實施“8S”管理方案,提升工作現場管理水平,打造無人機行業生產標桿線,預計產能規模折合標準機型約3700架,將為工業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強支撐,引領行業的快速發展,助力航空強國夢。(王珊)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