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初心如磐行致遠——全國政協二〇二三年新年茶話會側記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2022年12月30日上午,全國政協禮堂內高朋滿座,水仙飄香。舞臺中央大紅色的幕布上,“團結共進新征程 奮斗同鑄新輝煌”幾個金色大字在燈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上午10時,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在這里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方面負責人以及首都各族各界人士代表歡聚一堂,共迎2023年元旦。
新年的腳步臨近,捧一杯清茶,道一句問候,奏一曲樂章,送一聲祝福。在這場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各界人士互致新年問候、共勉一道繼續奮斗的起航禮上,每一聲祝福都飽含對春天的渴望,每一張笑臉都寫滿對未來的憧憬。
2022年是黨和國家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在閉環模式、防疫管控以及對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等方面展示了中國無可挑剔的辦賽能力。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音未落,會場上的掌聲已經響起。這掌聲,既是對過去一年取得成就的喝彩,也是對每個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不懈奮斗的禮贊。
“面對世紀疫情以及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我們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最大程度穩住了經濟發展基本盤,一些面向未來的結構性指標更有突出表現,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難掩激動。
在他看來,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用辯證、長遠的眼光閱讀未來發展。中國經濟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具有無可比擬的后勁,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
同樣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充滿信心的還有林毅夫常委。他表示,巨大的市場和消費潛力,廣闊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空間,以大市場配置國內國際兩種資源的開放格局,是我國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支撐。“進入新時代,只要堅定信心謀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在14億多人口邁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首次徑向交會對接,到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建成;從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成功“問天”,到載人飛船與貨運飛船形成“天作之合”;從航天員可以在太空駐留半年之久,到兩個乘組的六位航天員太空會師……這一年的中國航天,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也為中國載人航天在而立之年鑄就了時代的豐碑。從此,屬于中國人的“天上宮闕”有了清晰的模樣。
“2022年的中國,用一次次壯美的騰飛和不懈的探索,在遙遠而神秘的太空中,不斷留下創新的印跡。月壤研究、火星探測……中國探索宇宙的腳步還在繼續,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發現給世界帶來更多驚喜。”吳偉仁常委信心滿滿。
星光不負趕路人。這一年,不只經濟發展和航天科技,我國在社會各領域都取得許多難能可貴的成績。當世界放緩發展腳步,中國頻頻被聚光燈照射:114萬億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比重18.5%,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超9000米石油深井鳴笛開鉆,糧食連續第八年豐產……走在昂揚奮進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所有這一切中國亮點,都找到了設計的原點,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展示新啟迪。
“中共二十大宣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提出新的目標任務。全面深入具體地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是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最佳方式。”周樹春常委說。
他表示,未來的日子里,要讓“中國故事”進一步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不斷鮮明地向世界宣示,中國始終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新時代中國始終走在人類發展進步的主流和前沿。
新征程上的中國故事日新月異,新時代的人民政協也在發展創新中追風趕月、從未停歇。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2022年,人民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圍繞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等開展協商,就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等開展民主監督,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作為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常委談起專委會的工作如數家珍。
“社法委充分發揮優勢特點,連續五年每年承辦一場立法協商雙周協商座談會,搭建立法協商平臺;連續四年舉辦‘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協商座談會,協力搭建聯系界別群眾橋梁和紐帶;連續兩年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領域規則銜接中的突出問題開展專家協商,重點協商成果被相關部門采用;‘學習民法典讀書群’成果——《學好用好民法典》一書,出版社三次加印,創造了‘委員讀書筆記’叢書的紀錄。”
“明年是全國政協的換屆之年,我們都在探討如何能夠做到‘善始善終’,并力爭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呂忠梅說。
2022年對于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而言,同樣是換屆之年,是在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大局中展開新藍圖的一年。剛剛當選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的朱永新向記者闡述了他的2023規劃,“繼續以教育、文化和出版為陣地,凝聚共識,建言獻策,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民進力量。”
這場新年茶話會文藝演出節目“少而精”且各具特色——歌曲《領航》唱響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奮進新征程的共同心聲;舞蹈《絲路·青綠》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壯哉美哉、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小提琴演奏《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表達了各族人民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歡欣鼓舞的喜悅心情,歌曲《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則唱出了大家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茶話會文藝演出的總導演,田沁鑫委員想說的話很多。“承擔這個任務,我覺得光榮無比,更覺得責任重大。將創作與時代精神、國家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將謳歌黨和人民貫穿于文藝表演的始終,是我一直秉持的創作初心。曲終人不散,嶄新的2023年在等待著我們更加勤奮地工作,更加努力地履職,面向偉大復興的壯闊前景,讓我們沐光而行,勇毅向前。”
時節如流,華章日新。以新姿態迎接新挑戰,以新風貌踏上新征程,以新作為譜寫新華章,田沁鑫道出了眾多政協委員的共同心聲。(本報記者 呂巍)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2月31日 第 02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