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楊淑亭:從殘疾女孩到殘奧會火炬手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儀式上,一位高位截癱的女孩引起廣大觀眾的注意——她通過外骨骼機器人行走的方式,傳遞了當日上午的第二棒火炬。她是來自湖南邵陽的“90后”女孩楊淑亭。
從殘疾女孩到殘奧會火炬手,從月入7.7元到外貿公司的總經理,從想要自殺到“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楊淑亭用自己的奮斗實現了命運的華麗轉身。
時間回到2011年4月8日晚上,彼時19歲的楊淑亭因一場車禍胸部以下失去知覺,素來喜歡跳舞的她在醫院醒來問醫生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以后還能穿高跟鞋嗎?”這場命運的“玩笑”不僅奪走了正值青春年華女孩子生活的信心,也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欠下了30多萬元的外債。
出院后,楊淑亭被抬回了家。一間四壁泛黑的小屋,僅有一扇小小的窗。狹窄、陰暗的房間,讓她感到窒息般的壓抑?!坝X得自己是個‘廢人’,曾數次想過自殺。”楊淑亭說,但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她,“死過一次了,還想不明白嗎?活著才是最大的幸運。”
之后,在朋友的幫助下,楊淑亭在網上開始做起了游戲代練和廣告點擊。那時,她才剛能坐起身,每次坐幾分鐘,疼得衣背便浸滿了汗水,必須躺下休息。這樣堅持一次下來,往往只能掙到幾分錢,但她卻每天堅持幾十次,“我要養活我自己,即使再少的收入也是我自食其力的開始。”楊淑亭下定了決心。
第一個月,楊淑亭賺到了7.7元。這個微不足道的數字對楊淑亭來說卻是重生——讓她意識到自己不是廢人。從此,楊淑亭開啟了輪椅上的創業之路。2014年,她看到了仿真花巨大的國內外市場,便開起了淘寶店,接貨、送貨、拼接花朵……就這樣,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主動向村里提出退出貧困戶行列。
生意越做越大,經歷過貧窮和不幸的楊淑亭,深知貧窮的滋味,看著同在大山深處的貧困鄉親們,她萌生了帶著鄉親們“一起賺點錢”的想法?!鞍压S開到家門口,帶著鄉親們一起勤勞脫貧致富。”抱著這個想法,楊淑亭注冊了“城步萬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家鄉建起了廠房,購置了設備,將半成品分給周邊的鄉親們進行拼接,按件計酬,多勞多得。這一年她與200多戶貧困家庭簽訂加工協議,幫助他們每戶當年創收1萬元以上。
其中包括患有小兒麻痹癥的肖明輝,一直找不到工作,楊淑亭專門為他設了一個穿拉鎖頭的崗位。拿到工資的他,給家里添置了電視、電冰箱。還包括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質檢員李海燕。小女兒常因淘氣被找家長,她不想請假,楊淑亭便催她快去,孩子的事重要。做過多年家庭婦女,李海燕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看著鄉親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她愈發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我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p>
而在“有用”的背后,也藏著楊淑亭奮斗的心酸。外人面前,她無所不能,可事實上,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廠里訂單驟減,為了保證員工的收入,她便做庫存,庫存積壓得多,壓力也越來越大。但她從不告訴員工轉嫁壓力,只是自己默默四處奔波,尋找銷路。
尋找訂單對楊淑亭來說并不是到處跑那么簡單,醫生曾反復交代過她,不能坐著超過3個小時,否則可能導致感染引起并發癥。但她為了一張箱包訂單,便開車從湖南的小山村前往陜西寶雞。1400多公里的路程,她一坐就是13個小時,為了控制上廁所,連口水也不敢喝。
縱使道路充滿荊棘,楊淑亭也從未放棄前進,現如今,她已成立了自己的外貿公司并給其取名“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優先安排貧困群眾、殘疾人就業。從創業至今楊淑亭累計帶動1386人就業,每年為貧困戶分紅82.5萬元,貧困戶戶均年增收達1.2萬元。
“七七取自于我掙的第一筆錢,是它讓我重燃了生活的希望,也希望通過它給更多的人帶去希望。”楊淑亭堅定地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