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飲一杯新茶迎新年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1月06日 第 11 版)
張治毅
元旦,全民放假三天,共迎新年。這是疫情防控措施迎來重大調整后的第一個新年,值得為自己認真地泡一杯茶。
三年疫情,關于茶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主要是圍繞茶葉能不能預防新冠、殺死病毒,爭論不休。正方的最新的證據是:南方的毒株比北方弱,因為南方人愛喝茶。
雖然茶最早是以藥的角色出場,伴隨著“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傳說,但真要如唐代陳藏器所說,認為茶是“萬病之藥”,顯然是過分夸大了茶的藥效,很多茶人天天喝茶,依然沒逃過變身“陽人”。
當然,茶在抗疫中起到的作用也不能抹殺。茶是健康飲品,具有保健作用已有定論,長期飲茶,會對健康帶來潤物無聲的好處。特別是對染陽隔離、居家監測、孤獨對戰病毒的人來說,一壺茶,對病中獨居之人的心理慰藉作用不可小視。自身免疫力是抵御病毒最管用的屏障,一個有茶相伴、情緒舒緩、心思篤定的人,對疾病的應對能力也一定是強大的。
新年喝新茶,喝的是一份心境。心有所念的日子,才會充滿希冀。期盼著今年春節能回老家,與久別的親人吃頓年夜飯,也期待生活有一個嶄新的開始。這份祈新的儀式感,可以開封一包珍藏的老茶,也可以啟用一副新買的茶器,或者,去結識一個新認識的茶友。
新年喝新茶,喝的是一種歡喜。世紀疫情全球大流行,沒有阻擋中華茶文化圈的擴大。在以中國為主的產茶國家推動下,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前不久,“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世界正在重新認識中國茶。中國的茶與中國的茶文化,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堅定前行,喜事連連。
新年喝新茶,喝的是一個預言。元旦的“旦”字,形狀神似一杯白瓷蓋碗的茶。古人祭祀占卜,也經常會用到茶。喝茶迎新,不妨也預言一下。
1942年,董必武在重慶寫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其中有“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的句子。當時的戰時陪都重慶,茶商將店里出售用紙簡包的茶葉取名“勝利茶”,意在預祝抗日勝利。此后不久,中國軍民經過不屈不撓的斗爭,成功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80年后的今天,煮茶迎新年,可以樂觀地預言,我們終將會找到新冠病毒的應對之法,迎來抗疫的最終勝利。
新年如果能喝到新產的茶就太好了,但好像基本不太可能。云南氣候溫暖,新茶普遍較早,卻不流行追早,那里產的普洱茶需要陳化。浙江溫州的烏牛早是浙江最先開采的茶,也還要再等個把月左右。四川瀘州的納溪區是中國“特早茶之鄉”,這幾天的茶園應該已經春意萌動了。
(作者系杭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