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致公黨
立足僑海優勢做好教育幫扶
——致公黨中央傾情開展教育幫扶工作綜述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致公黨中央積極發揮僑海特色,從早期的捐資助學,到重點提升師生素養能力,再到如今關注中學生心理健康,一步一個臺階深耕教育領域,極大地提升了幫扶地區教育水平。
捐資助學,助力教學環境改善
致公黨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支邊幫扶傳統。早在1990年,致公黨中央就與重慶市酉陽縣結緣,開展定點幫扶,拉開以“智力支邊,科技幫扶”為主要內容的“致酉合作”大幕。2004年起,致公黨中央正式與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建立對口幫扶關系。羅豪才、萬鋼、蔣作君等歷任致公黨中央領導都對教育幫扶工作高度重視,多次赴幫扶地區調研,指導致公黨中央一系列工作舉措落實落地。
致公黨中央剛與酉陽結緣的時候,酉陽的經濟條件十分落后,教育設施相當匱乏。為此,致公黨中央積極聯系致公黨員、海外僑胞和香港愛心人士開展捐資助學,先后為酉陽捐建了15所“致公希望小學”,8所致公科普中心和大量的教學設備、圖書等,酉陽縣的教育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2007年,致公黨中央和重慶市委會共同依托重慶機械電子技師學院開辦了“致公·酉陽班”,每年面向酉陽招收初中畢業貧困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學習,在畢業后推薦定向就業,并設立致公助學金,幫助酉陽貧困學生緩解經濟壓力。
“酉陽班有一個特點,班里有一半是女孩子,希望這些女娃娃們努力學習掌握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一位參與酉陽班籌建工作的致公黨重慶市委會負責同志表示。
就是這樣一個承載大山孩子們夢想的班級,一直持續至今。據統計,“致公·酉陽班”共培養酉陽貧困學生2000余名,發放獎學金共計96萬元,畢業生全部實現就業,他們當中不少人還順利進入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通過勞動成為家庭經濟來源支柱,真正實現了“培養一個困難家庭子女,解決一戶家庭困難問題”的良性循環。
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教育幫扶也同樣被擺在重要位置。
2004年4月,“致公畢節特殊教育學校”正式掛牌。當年,致公黨中央、致公黨上海市委會聯系黨員企業,向畢節盲聾啞學校捐贈25萬元,用于購置教學設備、修建學生宿舍樓、附屬工程建設,給聽障孩子們帶去溫暖。
為了促進七星關區教育全面發展,多年來,致公黨中央積極協調各級致公黨組織參與到七星關區教育幫扶中:致公黨廣東省委會聯系黨員企業向七星關區捐贈50萬元,修建大新橋小河村致公希望小學;致公黨深圳市委會組織深圳黨員企業向致公華昱希望小學捐贈3萬元,購買新課桌椅及400元的學習體育用品;致公黨南京市委會向七星關區32所中小學捐贈了價值25.6萬元的英語教學軟件和1500冊教輔書籍;致公黨中央還聯系北大青鳥集團開展了“致公學生培養計劃”,面向包括畢節在內的貴州全省開展教育幫扶,投入資金達2億多元……這些舉措也只是點滴縮影。致公黨各級組織和致公黨黨員們的接力幫扶,大大改善了當地教學環境,為師生們營造了舒適溫馨的學習家園。
精準施策,提升教師學生素養
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后,致公黨中央聚焦“精準”二字,重點關注當地教師專業化成長,引領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全方位開啟教育文化培訓。
致公黨中央社會服務部同志介紹:“教育培訓貫穿于致公黨在酉陽、畢節等西部地區開展幫扶工作的各個階段,比如,‘致公課堂’社會服務品牌,就是致公黨南京市委會2012年助力畢節提升教育水平打造的項目。還有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四川省委會長期面向酉陽開展語文、數學教師培訓等。不過,在各種培訓當中最能體現致公黨僑海特色的,當屬英語培訓。”
致公黨是以“僑”“海”為特色的民主黨派,海外資源豐富。針對畢節高考英語學科及格率較低的現狀,致公黨中央積極聯系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等專業英語培訓機構,號召黨員企業,在畢節開展英語教師培訓工作,使當地教師們學到了地道的英語發音和新的教育方法、教學理念。
在重慶酉陽,從2016年起,致公黨中央為當地引進國內和海外優質教學資源,以“量身定教”等方式培訓酉陽中小學英語骨干教師。西南大學副教授肖丹、加拿大卡爾頓大學Ellen Cray教授、英孚教育中國區副總裁武姍等都參加培訓授課,為酉陽帶去了新穎活躍的教學理念,在與當地教師、學生互動過程中廣受好評。
除了英語,在藝術、體育方面的師生培訓也是致公黨中央關注的重點。在長期的探索幫扶過程中,如今“致福足球”已經在貴州、云南、重慶三地捐建了近百支致福足球隊,并多次舉辦“致福足球夏令營”、足球教練培訓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足球的樂趣;積極對接“大象小象愛心公益”幫助酉陽中小學建設舞蹈教室,成立“云寶舞蹈隊”,簽訂長期協議;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晴隆縣、普安縣,以及畢節市七星關區等地,由致公黨中央和各級組織牽頭的中小學美術、書法、音樂教師培訓活動遍地開花……這些務實舉措,贏得當地師生和家長的高度贊揚。
拓展延伸,籌劃“心理健康”隊伍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這為新時代教育事業指明了方向。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致公黨中央教育幫扶工作需要有新的突破。“未來5年時間內,為酉陽培訓150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培訓3000名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班主任、各學科教師等,提升全域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篩查、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進校園’活動;按照國家技術標準,為30所中心學校建設心理健康室,并提供相關書籍和器材……”這些舉措,出自《致公黨中央幫扶酉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2023年-2027年)(討論稿)》(以下簡稱“《方案》”),是在致公黨中央幫扶酉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視頻座談會上,致公黨中央給酉陽縣的師生們送去的一份“大禮包”。
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呂彩霞點明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青少年心理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上升,特別是西部地區心理服務資源的相對匱乏,已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根據酉陽縣需求,致公黨中央圍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與酉陽縣教育部門充分溝通,形成了幫扶酉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案,將助力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我們奮斗的目標。”
方案出臺后,致公黨中央掛職干部、重慶酉陽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司靜和同事們立即行動,調研了酉陽一中、板溪鎮中心小學校、酉州中學、酉陽二中等學校,對各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現狀及心理咨詢室建設情況有了清晰認識。
司靜說:“我們了解到,這些學校均配備了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但學校硬件條件參差不齊,老師們的培訓需求非常迫切,特別希望組織線下培訓,多與專家互動。”
司靜及時將調研情況作了匯報。經過深入座談,致公黨中央與酉陽縣有關部門商定,2023年把板溪鎮中心小學等學校納入規劃當中。
現在,該項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這也將成為致公黨中央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有力舉措。
……
曾經,教育幫扶在整個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基礎性、根本性作用。在全面落實和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時刻,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進程中,教育幫扶的角色依然重要,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對此,致公黨中央的傾力幫扶也將永不停歇。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