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戲劇
“楊公森葉茂·麟子承膏澤”中國戲曲教育家葉蓬收徒衣麟拜師儀式在京舉行
人民政協網北京2月14日電(尹松健 陳茂琳)“61年前在前門飯店,我同時拜在李少春和楊寶森兩位先生門下。一個甲子之后的今天,我把李少春先生給我的師訓‘真學、真練、真演、真教’轉贈給弟子衣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葉蓬在2月12日北京前門建國飯店舉辦“楊公森葉茂·麟子承膏澤”收徒衣麟拜師儀式上擲地有聲的感言表明了師徒傳承京劇藝術的決心。
行拜師大禮
2月12日上午,春雨霏霏,前門建國飯店的蘭芳廳內高朋滿座、暖意融融,“楊公森葉茂·麟子承膏澤”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葉蓬先生收徒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常務副校長、副教授衣麟拜師儀式在此圓滿禮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全國政協京昆室副主任葉少蘭和楊少春、蕭潤德、趙景勃、張關正、葉金援、李卜春、倪儀斌、魏寅初、蔣昌頤等資深戲曲藝術家、教育家,中國記協原黨組書記翟惠生,中國戲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附中黨委書記張堯,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北方昆曲劇院黨總支書記孫明磊,北方昆曲劇院副院長曹穎以及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的著名歌星屠洪剛和中國戲曲學院、北方昆曲劇院有關負責人劉宇宸、王紹軍、張威、王彩云、舒桐、白晶、渠巖、王利峰、王晶、楊帆等和各界嘉賓、新聞媒體記者等120余人參加了拜師儀式。儀式由北京廣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尚遠主持。
葉蓬先生致辭
拜師儀式上,衣麟向師父葉蓬教授敬茶、獻花,行磕頭禮拜。衣麟在拜師感言中表示,拜師儀式因疫情原因先后延期六次,終于在2023癸卯兔年立春后的第一個周末圓滿禮成。要把“真學、真練、真演、真教“的“四真”精神傳承下去并秉承“四真”精神繼續探索追求,不負恩師厚望,砥礪從藝初心!葉蓬教授對衣麟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做人從藝要惟誠惟精,二是牢記使命、尊師重道;三是全面發展、融匯貫通。
衣麟發表拜師感言
衣麟1981年生于遼寧沈陽,幼年以老生行當開蒙學戲,曾先后師從尹月樵、趙德義、周仲博、孫岳等前輩名家??既胫袊鴳蚯鷮W院附中以后改習武生,跟隨楊少春、米福生、劉福生、李景德、董和平、董德義、周龍等老師學藝。在附中和大學學習期間還得到葉蓬老師和夫人艾美君老師特別的關愛培養,跟隨老生組同學一起向葉蓬先生學習了《三家店》《法場換子》《戰樊城》等劇。2013年攻讀藝術碩士時,衣麟正式開啟向葉蓬老師“一對一”學戲的研修模式。十年如一日,每周一次課,堅持至今,受益頗深。衣麟對戲曲藝術抱有敬畏、赤誠之心,秉承“無一事敢馬虎,無一日敢懈怠,心存敬畏之心,不要得意忘形”的座右銘,堅持“文武并重、融會貫通、全面發展”的發展方向,在完成教學和演出任務的同時,還大量涉足編導創作領域,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葉蓬、蕭潤德、楊少春三位老先生合影
中國戲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附中黨委書記張堯在祝辭中代表中國戲曲學院黨委書記李必友、院長尹曉東以及大學和附中師生向師徒二人表示衷心的祝賀。張堯說,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中指出“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今天葉蓬先生收徒衣麟拜師儀式,這一人才梯隊建設工程,就是踐行總書記回信精神的重要體現。葉蓬先生是京劇界敬重的表演藝術家和戲曲教育家,敬業愛崗,嚴謹沉穩,言傳身教,愛生如子,培養了許多京劇表演名家和優秀師資,是一位有學有術、虛懷若谷的師者、長者。通過收徒這一梨園傳統,將嘔心瀝血打造新一代優秀戲曲師資和傳承人,用傳幫帶為戲曲薪火相傳,助力文化強國建設做出示范。衣麟是中國戲曲學院培養的優秀人才之一,他勤奮好學、博采眾長,從去年9月拜師京劇武生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楊少春先生,11月拜師導演藝術家楊小青先生,到今天拜師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葉蓬先生。三位恩師對衣麟學習精神和敬業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希望衣麟拜師之后,融會貫通,統籌時間,各方兼顧,潛心鉆研,學以致用,學習葉蓬先生的德藝雙馨和才學淵博,學習葉蓬先生治學嚴謹和有學有術,團結同門,敬業愛崗,服務師生,薪火相傳,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以戲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培養更多優秀的戲曲人才。
葉蓬教授攜弟子衣麟與來賓合影留念
中國記協原黨組書記翟惠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全國政協京昆室副主任葉少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一,衣麟的另外一位師父、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楊少春,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趙景勃、張關正等在拜師儀式上致辭祝賀。
拜師儀式上,葉蓬先生還分享了一張自己和同班司學楊少春先生、蕭潤德先生于1951 年初入戲校時的珍貴合影。更珍貴的是,時隔72年,這三位當初青澀懵懂的梨園弟子,已成為桃李滿天下的藝術家,并且今天歡聚一堂共同見證拜師盛會。三位老先生手持合影以當年的站位拍照留念,為戲曲傳承發揚的新畫卷留下溫馨的一筆。
( 本文攝影:孫覺非)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