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萬卷消永日
春日,我最愛在書房里度過閑暇時光。
獨坐書房寂靜的窗前,我最常翻閱的是古詩詞。李白、杜甫、歐陽修、王維、李商隱、蘇軾、辛棄疾、陸游等璀璨群星,他們詩詞的光亮奪人眼目。我一心沉醉于他們傳世的作品中,希望得到他們文化之光的照耀。
就像我喜愛的一位作家,在文章中說的那樣:“于前賢,不必遺憾無緣面見,惟幸能見其作溯其言,就算望其杳杳的背影,亦能感其光之瑩,之遠。于己,唯有看到光,識得光,蓄為能。”愿前賢的詩詞之光,能化為我心靈的能量。
現代詩歌我也喜閱覽,展卷閱讀的都是當今主流的詩歌刊物。如今的才子才女,他們的詩歌有許多也是文采斐然,高渺馨香如月中桂子。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代詩歌,很多都是語言藝術里面的精品。我覺得中國人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音韻之美,心靈之美都涵蓋在里面。
在書房里勤讀詩詞之余,心有所想,情被激發,我也屢屢寫出一些小詩,算是自己閱讀結出的青澀果實。
我還喜歡在自己的案頭安放一些古帖,有王羲之的,有顏真卿的,有柳公權的,有歐陽詢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家古帖。明代文學家、畫家陳繼儒說古帖可以“消永日,汰俗情。”“先賢風流韻態,如在筆端。”古帖養眼悅情,故而我時時翻閱,心慕手癢也在白紙之上臨摹嘗試,不顧腕酸手痛,陶陶然樂在其中。
在書房里,我也愛欣賞古人畫冊。倪云林、沈周、文徵明、唐伯虎、陳洪綬、鄭板橋、石濤等繪畫大家的作品,讓我目不暇接。這些大家往往都是詩文書畫俱佳,看一幅畫受到的是多方面的藝術熏陶。看古畫,畫面呈現的或是煙波浩渺的江面,或是雄奇秀美的山巒,或是苔蘚點點的怪石,或是枝干遒勁的樹木,或是倦飛歸巢的昏鴉,或是清朗俊秀的翠竹……往往看得人滿眼云煙,心曠神怡,幾成畫中人。
看古人畫的好像云淡風輕,似乎毫不著力就渾然天成。其實,每位畫家走向成功,無不經歷艱苦的求藝經歷。除了文化修養,還要有百折不撓的韌勁。賞古畫、名畫,也在賞名家的人格魅力和意志品質。
書房辛勤讀詩書,重點是滋養內心,讓心靈脫俗。書房里的審美修養,能提升心靈檔次。
陸游有詩云:“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春光明媚,適合讀書度日。在詩書里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得到的是心靈的陶冶,修養的錘煉,何樂而不為呢?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