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全國政協委員童安榮(右一)在為患者做診療。
圖注:全國政協委員童安榮(右二)和自己帶的研究生合影留念。
人民政協網3月1日電(記者 范文杰)“童院長,我陽康以后一直有些氣虛乏力,您看我要注意些什么?”
“童老師,我們親戚的孩子也是學中醫的,考了400多分,能否上您的研究生?”
……
2月21日,從寧夏銀川市到中衛市的一輛中巴車上,全國名中醫、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副院長童安榮不停地回答著大家的問題。同車的一位工作人員笑稱:“可以在車上設專家號了!”
童安榮是新任全國政協委員,還有幾天就要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本次組織的調研的目的就是讓住寧全國政協委員們了解當地情況,從而做到精準撰寫提案。
“全國兩會馬上召開,作為新委員,您有什么提案?”趁著間隙,記者也問了一個問題。
“我準備了兩個提案,一個是支持中醫藥發展的,另外一個是垃圾循環利用的。”健談的童安榮隨之和記者聊了起來。
童安榮的家鄉在寧夏平羅縣,恢復高考后的第三年,勤奮上進的他考入寧夏衛生學校,畢業后被分配至鄉衛生院工作,從此開始了中醫醫學之路。隨后又先后考入安徽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學習,研究中醫。目前已經在醫療領域深耕40多年,尤其是在慢性腎臟病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聊著聊著,聊到了今年的提案上。
童安榮在調研中發現,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在全國建成國家臨床研究基地40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單位31個。“但是這2個項目,寧夏均未被列入其中。”童安榮對此很是遺憾。
寧夏如何實現與全國同步發展?為弘揚傳承中醫藥文化,守正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童安榮準備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支持寧夏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除了自身發展和所承擔的醫療任務外,還肩負著全區中醫藥學術引領、人才培養和輻射帶動作用。”童安榮表示,要在醫院規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中醫治未病等方面給予傾斜政策;通過建設中醫特色專科臨床醫學中心,中醫專科聯盟,牽頭開展臨床疑難疾病攻關,更好地發揮學術引領、人才培養和輻射帶動作用。
為此,他建議將寧夏中醫醫院列入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單位,推動寧夏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中醫科學院寧夏分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定期派出管理和專家團隊,幫助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建設醫教研一體化規模化發展平臺,帶動寧夏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機制,為寧夏培養、推薦、選拔中醫藥高層次人才。
前不久,在財政部邀請部分在寧全國人大代表、住寧全國政協委員召開的視頻座談會上,他懇請財政部綜合考慮寧夏實際情況,在衛生健康轉移支付資金、競爭性評審項目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支持,幫助寧夏全面加快構建平急結合的公共衛生體系、優質均衡的醫療服務體系、全民全程的健康保障體系,落實好“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切實保障好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
再過幾個月,童安榮就整整60歲了,但是他在醫院的日程表依然排得密密麻麻,問及是否會因為工作量太大而影響生活。童安榮抬起頭,望著窗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腎臟病患者在求醫過程中大多輾轉多家醫院,甚至千里迢迢奔波,往往身心俱疲。作為一名醫生,每當看到患者對生命無限渴望的眼神,自己辛苦一點又算得了什么呢?”
謙虛謹慎、清廉自律、勤奮好學,這是童安榮多年來所秉持的工作和生活態度。在他看來,能用一技之長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也將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執著夢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