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圍繞“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議題,對外友好界舉行界別協商會議。外交部、財政部、商務部等部委相關負責同志與委員們一起參加討論。
胡偉委員建議,要強化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統籌協調,正確處理頂層設計和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活力與秩序、前方和國內等一系列重要關系,統籌各方面力量,形成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有力協調機制。“同時,要更加主動作為,主動設置、實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議題,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大力扶持開放平臺,堅決防止無序競爭,做到精準扶持,增強實效。”胡偉說。
王民委員建議,整合有關開放平臺,加強對各類開放平臺發展的統籌指導,既管“生”,也管“養”;提高西部地區產業發展水平,研究出臺支持加工貿易向西部地區梯度轉移政策,并提高開放保障能力,積極推進人民幣在周邊國家使用。同時,對市縣級特別是邊境地區從事對外開放工作的干部加強指導培訓。
張軍委員建議,要從全局高度統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更加深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讓世界從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要全面梳理、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議主張,形成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方向,以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為抓手的立體格局。”張軍說。
盧沙野委員建議,大力宣介中國式現代化,宣傳中國的價值理念,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并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平臺,加快中國標準、中國規則“走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
圍繞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軟實力,戶思社委員建議,尋求有世界影響的中華文化精神標識,使之成為中國故事、中國聲音的符號;凝聚中華民族被世界認可的中國力量,使之成為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和敘述體系的核心內容;宣傳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成果,使之成為提升我國國際傳播力的有力武器。
石好勇委員認為,應切實強化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統籌發展和安全貫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過程。他建議,要對外商在華投資切實穩預期、強信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要完善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同時要分地區、分領域組建協會,搭建平臺,更好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和指導。
與會部委同志積極回應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表示將認真研究、予以吸納,并介紹了相關領域的工作情況。(本報記者 徐金玉)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11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