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農工黨
打造“灘凈灣美”藍色海灣
農工黨福建省莆田市委會調研海灣生態建設情況
人民政協網3月24日電(記者 王惠兵)“女兒灣生態修復工程完工后,垃圾沒有了,污染不見了。全村近2000畝紫菜過去只能收兩茬,現在最多能收五六茬,頭茬就能創收600萬元。”3月14日,農工黨福建省莆田市委會赴北岸經濟開發區開展“藍色海灣”整治項目生態建設情況專題調研活動時,蔣山村村干部林國輝指著不遠處的紫菜種植基地對調研組說。
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紫玉湖濕地公園。“這里原本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沼澤地,垃圾成堆,一派臟亂差景象。”紫玉湖濕地修復工程項目負責人鄧小兵介紹說,經過生態修復后,不少魚類、鳥類在此棲息,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游覽嬉戲,紫玉湖也成為當地新晉的網紅打卡地。
近岸是否有污染源?水質是否明顯改善?后續管理保護措施是否完善?調研組帶著問題持續走訪了媽祖城海堤,聚焦生態保護與治理修復工作的每個細節,查看河岸、追蹤水質、聽取匯報、詢問群眾,并提出意見建議。
調研組建議,要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工程,推進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體綜合保護修復,進一步落實各部門的管理職責,推廣實施“灣長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建立海灣沙灘保護管理長效機制,選劃示范點,實行海灣沙灘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包干責任制。同時,通過多種媒體,分階段、有計劃地宣傳海洋生態修復的意義、效果和進度,提高社會公眾參與海洋生態修復工作的意識,合力打造“灘凈灣美”藍色海灣。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