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制止餐飲浪費不能止于提醒

2023年03月28日 10:04  |  作者: 徐小飛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28日   第 12 版)

近年來,隨著“光盤行動”的開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不過,有媒體調查發現,在舉辦婚宴、商務宴請等場合,“舌尖上的浪費”仍時有發生,菜吃不完、剩菜不打包的情況有所抬頭。不少餐飲企業不提供小份菜、半份餐,對引導適量點餐也缺乏積極性。

在餐廳就餐,一些顧客對“愛惜糧食、光盤行動”等規定熟視無睹,“點一大堆、剩一大堆”的現象非常嚴重,經營者和服務人員對此見怪不怪,既不制止,更不會收取額外餐費。為了制止“舌尖上的浪費”,一些地方政府紛紛制定規章制度。例如,湖北省商務廳曾印發《湖北省制止餐飲浪費行業規范(試行)》,要求餐飲經營者要主動為消費者提供剩食打包服務,提倡剩食打包積分獎勵,對剩食超過一定數量不打包者,增加餐余收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當下更應該成為一種社會風尚。然而,揆諸現實,有的消費者講排場、好面子,請客點菜喜歡多多益善,卻不好意思打包;而餐廳的經營者和服務人員對此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芍^是,“盛宴”始,“剩宴”終。

其實,餐飲浪費是公事而不是私事,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中有關于制止浪費的規定,如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但有些規定缺乏必要的剛性約束措施和懲戒機制,也沒有對制止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當前,有關部門對制止餐飲浪費要加強并完善立法,明確職能部門、餐飲經營者、消費者等各方的法律責任,制定具體懲戒措施,讓規章制度長出牙齒。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餐飲浪費應予提醒,但制止餐飲浪費不能止于提醒,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社會和法律責任。在新加坡,到飯店吃飯,服務員會勸客人不要點超過食量的飯菜,如果執意點了而吃不完,飯店會按照有關規定加倍收費。在瑞士,一些飯店明文規定不許浪費食物,否則罰款。說教千次,不如懲戒一次?!皡栃泄澕s、反對浪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必須得到有效執行,否則將形同虛設?,F實中,一些遏制餐飲浪費的制度之所以不能很好落地,是因為懲戒手段失之于無、失之于軟,浪費糧食行為沒有得到有效懲戒。

事實上,只有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敢于碰硬,敢于動真格,發現一起、懲戒一起、教育一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制度要求和理念才能真正成為消費者的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生活方式,餐飲浪費現象才能得到有效制止。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

編輯:何方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 亚洲人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亚欧AV一级在线看 | 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