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實踐探索
用紅旗渠精神激勵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
20世紀60年代,在黨的領導下,10萬河南林縣人民歷時10年,絕壁穿石,修建了舉世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它不僅解決了50多萬人吃水、50多萬畝糧田灌溉的問題,而且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林州人續航夢想、接續奮斗,是講好中國故事和中國共產黨故事的鮮活事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用紅旗渠精神指引各項事業發展,是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趕考路永不過時的制勝法寶,也是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實踐指南。
信念堅定是紅旗渠建成的根本前提,要把堅守信念作為成事之基。紅旗渠的建成,是林縣人民堅定信念跟黨走的結果。紅旗渠精神昭示我們,只有堅定信念、擁護核心,才能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凝聚起干事創業的磅礴偉力。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政協成立時的初心所在、信念所至,更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只有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政治原則,進一步深化對“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認識和把握,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才能確保政協事業始終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行穩致遠。
一心為民是紅旗渠建成的初心所在,要把為了群眾作為履職宗旨,始終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10年修渠,林縣縣委始終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在想群眾之所想中凝聚了強大共識,在急群眾之所急中匯聚了磅礴力量。林州政協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把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履職宗旨,圍繞黨政重視、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協商議政、調研視察,形成的議政建言成果為促進相關工作落實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政治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開展以來,林州政協聚焦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入開展協商,推動解決了一批民生問題,探索出了“現場協商”“微協商”等一系列生動有效的協商形式,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內涵。
團結協作是紅旗渠建成的重要保證,要把顧全大局作為政協本色,始終堅持凝聚共識、匯聚合力。10年修渠,林縣干群始終講團結、顧大局,最終辦成了這件人民群眾迫切希望的大事。人民政協肩負著“服務大局”的使命任務,就要找準新時代的“大局”定位,扛起維護新時代“大局”的使命擔當,多做春風化雨、釋疑解惑的工作,多講凝聚人心、團結奮進的良言,把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化作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共識。林州政協始終堅持把凝聚共識作為維護大局、服務大局的重要抓手,通過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紅旗渠重要講話精神,真正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好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彰顯了政協服務大局、擔當作為的價值追求。
敢闖新路是紅旗渠建成的源頭活水,要把開拓創新作為必然要求,始終堅持應時合勢、奮發有為。紅旗渠是一錘一釬苦干實干巧干干出來的,是林縣十萬修渠大軍憑著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膽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不懈奮斗出來的。人民政協自成立以來,時刻把握發展脈搏,在不斷探索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林州政協自覺用轉型變革的思維和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按積極推動創新發展,使政協“雙向發力”工作載體更加豐富、路徑更加寬闊、成效更加符合黨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作者系河南省林州市政協主席)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29日 第 08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