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我的野菜情結
小時候的春夏秋季節,下午放學后,我就去割草挖野菜。割草喂羊、豬、兔、家禽;挖野菜是為全家人充饑,有時做野菜餡菜團子,有時煮著吃,有時蘸醬吃。野菜挖多了,剁碎后又是雞、豬愛吃的飼料,有時也給兔子和羊吃。野菜不用種植不用管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看起來不起眼的野菜,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特殊禮物。
挖野菜不小心挖破手,立即把苦菜汁滴到出血的傷口上,用手捏結實,一會兒傷口就愈合了。那白色的苦菜汁像母乳的顏色,但它是苦的。我母親有眼病,醫生專門提供了3個偏方,把蒲公英、苦菜連根挖出來,煮出菜汁洗眼緩解了眼病,煮熟的野菜放點鹽一拌,仍可作為一道菜享用。
一次挖野菜,我發現了一棵杏樹苗,這是意外收獲,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挖出來,栽到院子里,澆水、施肥,第四年就結果了。它是大地母親給人類孕育的又一禮物。
成年后很少去挖野菜,后來也很少吃野菜,天天奔波于種地、做生意賺錢,為生計干些比挖野菜重要的活兒,漸漸地身體超重了、發胖了。一方面,是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另一方面,缺少野菜成分也是肥胖的一個原因。人胖一段時間也是精神享受,如果持續胖,就會引發疾病,我是親身體驗到了。為了身體健康,就買野菜,偶爾也到田地里挖野菜,提高野菜、蔬菜的食用量,身體慢慢回到了健康軌道。這使我認識到,野菜是人類生活的“伴侶”,不應離開它,要與它相伴相向而行。特別是苦菜的味道,苦中有香,苦中有樂,良藥苦口利于病,藥食同源。苦是生活的一部分,苦盡甘來是幸福。
退休后,通過學習才知道,野菜是古人類經過若干年的試吃,從上萬種野菜中才選出幾十種適合人類食用的品種,代代相傳到現在。每一樣野菜,既是食材,也是中藥材,均對人類健康有益。如今我住在城市里,連挖野菜的條件也沒有,不能像農民那樣隨時隨地可實現挖野菜、吃野菜的愿望。于是,近幾年我在北京郊區弄了二分地,在種植蔬菜過程中,專門采集蒲公英等野菜種子種了一小片,菜園里自然長出的苦菜、馬齒莧、曲曲芽、灰菜等,我都保護起來,澆水、施肥,等長到一定程度采葉子食用,過幾天葉子重新長出來又能采食了。慢慢發現,挖野菜連根挖不科學,還是采葉留根,這樣野菜就會一茬一茬供人們享用。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