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聚焦

與“猴”結緣菲氏葉猴“回家”記

2023年05月18日 14:39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本報記者 王碩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5月18日   第 05 版)

“噓……它們過來啦……”茂密山林間,只見遠處高大樹木的枝葉劇烈晃動起來,十幾個深色身影在林間閃轉騰挪。“那就是菲氏葉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身姿靈活優美,拖著長長的尾巴,不時“駐足”于樹冠,熟練地掰下枝頭新芽嫩葉,吃幾口,又飛越到另一棵樹上玩耍起來……

這是日前記者在距離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城區十幾公里外的林區看到的場景。這群可愛的精靈,如今是德宏州的“明星”,也是芒市對外展示優越自然生態環境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閃亮名片——

自帶眼影的猴子

菲氏葉猴,一身高級感的青灰色“皮膚”,眼睛和嘴巴周邊呈淺色。眼周自帶淡藍色“全包眼影”,更顯得眼睛又大又圓。幾乎是身長兩倍的長尾巴,在樹枝上悠哉搖擺。更為奇特的,它的幼崽通體金黃,直到長到6個多月時,才會慢慢變成青灰色。

由于當地山高谷深、地理位置偏僻,菲氏葉猴在芒市周邊的山林間已生活了上百年,但除了周邊村民,一直鮮為人知。

2016年,通過自然生態攝影師的鏡頭,這一神奇的生靈火速“出圈”。人們才知道,原來當地村民們常說起的“灰猴”就是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菲氏葉猴。而位于此處的一群也是國內在單一地區發現的最大菲氏葉猴種群。

芒杏河自然生態保護協會會長楊開所是當地的一名護林員,他從小就生活在此,也是最熟悉這群猴子的人之一。

“小時候放牛經??匆娀液?,它們吃山上的樹葉和果子,從不糟蹋莊稼。那時的灰猴不怕人,甚至會逗弄樹枝和孩子們玩鬧?!睏铋_所對灰猴有一種童年玩伴的特殊感情。

但多年后,楊開所在外地工作回到家鄉,竟然在山上找不到灰猴了。幾經打聽,才知道由于“靠山吃山”,不少天然林遭到破壞,猴群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只能不停地往僅存的林地遷徙。

面對被迫出走的“童年玩伴”,楊開所覺得遺憾,冒出了一個念頭——把世代生活在這里的灰猴“找回來”。

他知道,要想保護灰猴,首先要保住它們的棲息地。楊開所叫上了好友黃田邦、陳顯和,開始了自發巡護山林之路。

一開始,他們反復和村民們宣傳,灰猴是國家保護動物,很珍貴,要把它們保護好,不要破壞森林??墒谴迕駛円呀浟晳T了“砍柴做飯、伐樹蓋房”的生活,光憑他們三人的“思想工作”,收效并不大。

一次和自然生態攝影師的交流中,楊開所想到了更好的辦法——帶著攝影師,他們追蹤著猴群身影,記錄到了這些神奇生靈的動人瞬間;再通過媒體報道,灰猴“火了”。

僅2018年半年時間,菲氏葉猴5次登上了央視平臺,國內各大媒體也紛紛報道,還出現在孟加拉國、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報紙上。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菲氏葉猴吸引了更多攝影師前來拍攝,并給當地帶來了一些收入?!按迕駛兛吹皆瓉聿豢硺湟材軖甑藉X,慢慢地也聽得進我的勸了?!?/p>

這些宣傳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芒市珍貴的生態環境——隨后,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找到楊開所,幫助他們成立了巡護監測隊。而管護的物種,也逐步增加到當地分布的其他保護動物——熊貍、蜂猴、鬣羚、斑靈貓、巨松鼠……

保護工作漸成體系

巡護監測隊的努力,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以及研究機構的呼應與支持——

2018年,當地林草部門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林業大學地理學院編制完成《芒市菲氏葉猴棲息地科學考察報告》,摸清資源本底。隨后,芒市制定并通過了《芒市菲氏葉猴自然公園總體規劃》,以“自然公園”形式規范指導對芒市菲氏葉猴棲息地的保護和發展。

2020年1月,芒市林業和草原局、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編制完成《芒市菲氏葉猴棲息地保護管理計劃(2019-2023)》,從頂層設計上科學規劃保護措施。

2020年9月,自然公園以“芒杏河保護地”名稱上線互聯網公益產品“螞蟻森林”。上線1周后,該保護地24107畝林地被全國網友以捐贈能量方式認領守護。保護地將在5年內獲得螞蟻森林約200萬元的保護資助,主要用于對保護地巡護監測、護林員能力建設等。

為更好地激發當地群眾的保護積極性,在地方政府支持下,2021年1月,芒市鎮河心場村、軒崗鄉芹菜塘村聯合成立民間公益生態保護組織——芒杏河自然生態保護協會,由此開啟了政府主導、公益組織資助、社區群眾參與的生態保護新模式。協會成立3個月,隊伍就超過了130人,大部分是周邊群眾和護林員。

同時,除了護林員的巡護,林區中還布局安裝了網絡高清攝像頭、熱成像雙光譜網絡云臺攝像機以及野生動物智慧在線觀測監控攝像機。巡護員們會定期對這些設備檢查和維護。

看著相機中菲氏葉猴越來越頻繁出現的身影,巡護員說,這是對他們的鼓勵與慰藉,也是對他們巡護價值的肯定。

“生活好了 保護才有希望”

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菲氏葉猴的保護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該區域菲氏葉猴已從2018年的5群320只左右,增加到6群500只以上。

猴子們似乎也知道來自人類的善意。

楊開所說,如果沒有陌生人,這些一度遠離人類的“精靈”會跑到護林員附近的樹上玩。有時護林員在樹下休息,它們就在樹冠上啃著樹葉,不時還扔下點嫩葉來,似乎想與巡護員分享……

巡護員們對這些外人看起來長得一樣的“猴群”更是熟悉。大老遠就知道今天碰到的猴子來自哪個家庭?!澳憧矗@個猴群有一個金色的猴寶寶;還有一個猴群,它們的‘首領’尾巴短一截;還有一個猴群,有一只公猴只有一只眼睛……”

芒市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股副股長周成偉已在芒市工作了20余年,是菲氏葉猴相關保護機制建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從我們芒市保護菲氏葉猴的經驗來看,保護野生動植物首先要改善當地原住民的生存狀況,只有原住民的生活好了,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才會有希望?!?/p>

以芒杏河自然生態保護協會為例,協會會員們經過專業培訓后上崗,作為巡護員負責保護地巡護和菲氏葉猴種群的監測工作。他們經常需要在山里轉十個多小時,灰猴到哪里,他們就跟到哪里,查數量、觀種群、定位置……

同時,政府也充分考慮棲息地周邊社區群眾保護中的發展需求,在菲氏葉猴保護地實施新農村建設、低碳生態示范村、林下經濟發展項目,激發社區群眾的保護積極性。

現在,從各地前來參觀猴群的游客可以邀請巡護員作為向導,村中人家為游客提供餐飲住宿服務;另一方面,村民們種植的重樓、石斛,還有以猴子命名的蜂蜜等許多大山中的土特產深受游客喜愛,村民嘗到了保護猴子帶來的益處。

時間接近黃昏,猴群漸漸回到大山深處。結束一天巡護的楊開所和同伴也往山外走去。他們身后,曾經的貧困村,如今正逐步變身富裕村。走到山腳,楊開所和同伴換上摩托車,一騎風塵,“我們回去傳輸數據,再見了……”


編輯:魯雅靜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本热久久sm色国产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 中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在线费影院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