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工程項目“惡意低價中標”問題不容忽視

2023年05月30日 10:15  |  作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古葉松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5月30日   第 12 版)

工程項目“惡意低價中標”,既影響項目的質量安全監管、如期竣工,又破壞當地的市場秩序、營商環境。雖然目前有規定投標報價需在不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影響誠信履約的前提下合理報價,但在實際投標中,因違約成本較低,部分投標人為了牟取利益,鋌而走險,利用評審因素中的“價格分值”設定,采取低價方式贏得競標。投標人低價中標后,將標的易與他人賺取“差價”“好處費”,或通過使用廉價原材料、偷工減料的方式來牟利,嚴重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競爭秩序。究其根源,一是中標人誠實守信“口是心非”;二是專家評審履職“有權無責”;三是現有監管機制“缺項乏力”。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 全方位推進信用監管。國家失信查詢主要平臺包括信用中國,以及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建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建立的相應平臺,部分企業也建立了企業內部的失信懲戒體系,但目前還沒有統一所有的失信體系平臺。對此,一要扎實推進“行業+公共”信用評價。由各行政監管部門對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年度信用評價,組織開展公共信用評價,并實時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信用信息平臺錄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結果;二要扎實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加強信用評價結果應用,在日常檢查、評優評先、享受容缺辦理等方面,落實差異化監管,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實施“非請勿擾”,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實施重點監管;三要從評先評優、行政審批、招標投標、融資貸款、專利申報等方面,實施不同的信用激勵,引導市場主體誠信健康發展,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二、 全周期加強評審專家監督。在工程項目采購中,評審專家作為專業、獨立的第三方,被賦予相當大的權力,而專家庫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心理上認為“有權無責”。比如因評審小組臨時組建、評審完即解散,評審環節不對外公開、相對保密等特點,部分評審專家對評審不嚴格、不用心,甚至打出平均分的“不失誤”評審,嚴重影響評標結果;又如在出現低價競標的時候,因專業、實踐、經驗、能力等有限,評審專家無法判斷競標價格是否低于成本,最終導致評審環節流于形式。對此,一要提升專業素質。定期舉行評標專家培訓,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針對專業性強的項目,擇優選擇專業對口的評審專家入庫;二要建立監督機制。對評標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監督評標專家是否按照法律法規、招標文件規定進行評標,督促履職盡責;三要加強信息公開。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原則,及時公開評標過程和評標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四要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對專家日常評審表現的行為記錄,對在評審工作中的違規行為或者無法適應專業化、信息化評審等情形,實行動態調整,打破“進得多、退得少”現狀,實現“有進有退”。

三、 全過程規范監管。大多業主缺乏全過程監管的專業人員力量,實施過程、后期驗收存在不嚴格、走過場現象,使得中標人有空可鉆。同時,因對中標人懲戒機制不具有追溯性,對質量問題、履約問題的處罰依據嚴重缺乏,大多是通報批評等影響微乎其微、缺乏震懾力的處罰。對此,一要鼓勵招投標市場正當競爭,依法打擊投標人惡性競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調整最低價優先的交易規則,調整綜合評分法中價格權重的規定,著力推進優質優價招標,引導投標人良性競爭;二要進一步規范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流程,綜合運用信息系統控制、信用評價、監督檢查、信息公開等方式,加強對價格、產品質量以及中標人行為的監管,嚴格把控項目變更程序,嚴格項目驗收和結算管理;三要加強違約懲處力度,在招標文件合同條款中增加履約考核,明確安全質量及其他履約問題的違約處罰條款,一經發現違法、違約行為,第一時間嚴肅查處,讓投標人不敢觸碰法律的底線。

(作者系江西省尋烏縣政協副主席)

編輯:何方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有码在线视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