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主席日志
做活“水文章” 推動百色新發展
百色水資源豐富,人均水資源量為4500立方米,位于廣西第七位。可以說,“水”是百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資源。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做活做強百色的“水文章”,對推動百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百色老城區始建于澄碧河、右江、鵝江三江交匯處,其市名由“博澀寨”演變而來,即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新華字典》對此亦有專門注釋。由于百色依三江兩河而建,又地處桂滇黔交界,上通云南、貴州,下接南寧、廣州,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百色逐漸成為華南連接西南的交通樞紐、桂滇黔三省商埠客運貨運的主要集散地。1929年,鄧小平、張云逸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部隊溯江而上,從百色大碼頭上岸并組織發動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義,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光輝一頁,百色從此揚名天下,成為全國有名的紅色旅游勝地。
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水域廣闊,豐富的水資源是百色的一筆“幸福不動產”,理應成為百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新時代新征程,百色應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借水而旺、借水而美、借水而強,讓富集的水資源優勢真正成為百色富民強市的“源頭活水”。對此,筆者以為應從以下5個方面下足功夫、做好文章——
一是復興航運。百色是聯通大西南、面向北部灣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樞紐,右江是西南水運出海大通道的南線通道,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廣西平陸運河上升為國家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重大工程和廣西發展牽引性戰略項目,右江航道將成為大西南地區江海聯運直達北部灣國際門戶樞紐港的必經之道和更便捷路徑。因此,我們要抓住百色水利樞紐通航工程加快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加快右江Ⅱ級航道的規劃建設;以百色港建設為龍頭,科學做好右江沿岸的港口、碼頭建設;結合航空、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的加快建設,科學規劃一批空水聯運、水陸聯運物流園區和加工園區,力爭“十四五”期間將右江黃金水道打造為貫穿大西南、聯通東西部的物流大通道。
二是振興水電。百色河溪縱橫,眾多河流源出高山峽谷,灘多水急,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適合水力發電。目前,全市已建成水電站246座,裝機容量達135.6755萬千瓦時,水電已成為百色重要的支柱產業。“十四五”期間,應繼續發揮好水能資源優勢,以做大做強水電產業為目標,對全市水能資源進行優化開發。一方面,依托科技創新,對現有的水電站進行深度挖掘,推動一批有條件的重點水電站進行擴容提質,增加產能。另一方面,對區域內河流進行深度勘測,尋找適合新建水電站的閑置資源,加快招商建設。此外,充分利用百色重點開放開發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優勢,科學穩妥地推進抽水蓄能電站的規劃建設。
三是大興水利。百色農業特色優勢鮮明,是“中國芒果之鄉”“茶葉之鄉”“八渡筍之鄉”“靈芝之鄉”“砂糖桔之鄉”。實現百色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發達水利基礎設施。因此,應高度重視水利建設,充分依托百色水利樞紐,加快推進右江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切實做大做強百色右江河谷核心區特色農業產業,實現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同時,加快推進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提升南北兩翼山區特色農業產業帶效益,助力產業振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發展水旅。百色市逐步完善右江流域的保護和治理,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河水變清,風景更美。下一步,應深入挖掘百色水旅文化,充分利用百色河流、水庫和星羅棋布的濕地資源發展水上旅游業,用活水景岸線,彰顯城市的靈氣和特色。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百色城三江兩岸的有利條件,將百色碼頭文化、紅色文化等有機融合到水利工程、水利景觀建設中,打造獨具特色水旅品牌;深挖水文化內涵,結合百色起義歷史,解讀碼頭、會館文化故事,將百色大碼頭至解放街、百勝街及河道兩岸打造成融紅色文化、騎樓建筑文化于一體的休閑歷史文化街區,優化城區河流兩岸景觀,完善濕地公園設施,提升百色城市品位;積極發展水上體育運動,充分依托百色水利樞紐,以及百色優越的氣候和環境,開發龍舟、賽艇、帆船等水上體育運動體驗項目,通過賽事提升百色知名度,為百色旅游產業增添獨具魅力的水旅品牌。
五是壯大水產。百色市內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06條,水域面積120萬畝,是廣西內陸水域面積最大設區市。未來,我們應深化水經濟發展體系研究,切實把百色水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一方面,在不影響庫區水體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大水面特色養殖產業,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推廣使用集裝箱養殖澳洲龍蝦、優質淡水魚等餐飲特色水產品。同時,大力發展野外垂釣、農家樂生態餐飲等,讓淡水養殖業成為百色的一張名片,更好惠及周邊群眾。另一方面,應加快發展百色飲用純凈水產業,充分利用好凌云、樂業“中國長壽之鄉”和澄碧河水庫“全國美麗河湖”的金字招牌,大力培育和打造百色市高品質的純凈水品牌,進一步延伸水業產業鏈,使之成為百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黃建寧)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