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品牌興農
拼茶底喝鮮果,新茶飲提升原料品牌美譽度
2017-2022年新茶飲市場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全新武夷山烏龍茶,搭配經典芝士,花果香的茶湯與奶香交織,巖韻悠揚”“甄選浙江正宗春茶龍井,搭配優質牛乳,入口清新嫩香,中段栗香,回味豆香,一飲入江南”“當季夏黑葡萄鮮果,顆顆手剝去皮,脆爽嫩滑,清新爽口,肉厚爆汁,一口喝到夏天!”……打開點單小程序,各大新中式茶飲店多以茶葉、水果的品種和產地作為宣傳亮點,以此凸顯飲品的新鮮和道地風味。
告別“粉末沖泡”,2015年前后強調高品質原料的新茶飲迅速崛起。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新茶飲市場規模達到1040億元,全國約有門店45萬家。“原葉茶+鮮奶+新鮮水果”成了各新茶飲品牌店的標配,俘獲了2億年輕消費者的心。新茶飲的出現,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對新鮮健康營養的飲品的追求。
當前,新茶飲可謂是我國飲品市場上競爭最激烈、創新最集中的細分行業。行業專業媒體咖門發布的《2023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顯示,即便是在外部環境影響反復的2022年,新茶飲的上新競賽從未間斷。截至2022年年底,27個頭部新茶飲品牌共推出1434款新品,上新平均數為53.1,中位數為49。也就是說,在統計中,平均每個茶飲品牌每周都會推出1款新品。
為擺脫飲品容易同質化的魔咒,更多新茶飲品牌不得不在原料上下大功夫,挖掘地域和特色品種的潛力。事實上,隨著新式茶飲行業蓬勃發展,茶產品的創新和比拼也日益激烈。
對高品質原料的追求已刻進新茶飲行業的DNA,客觀上也帶動了一批小眾茶葉和水果出圈,改變著原葉茶和水果產業的格局。這兩年,以油柑、黃皮、“鴨屎香”茶葉為代表的小眾水果和茶葉在新茶飲上的創新應用,創造了一個個爆款,如“鴨屎香檸檬茶”“黃皮仙露”“霸氣玉油柑”等。這也讓行業看到了小眾原料的創新想象力和市場潛力。
具體到茶底應用方面,原本以紅茶、綠茶、烏龍茶為主的茶基底也逐漸開始出現細分。前幾年,紅茶主要以錫蘭紅茶、阿薩姆紅茶、紅玉紅茶等為主,綠茶以茉香綠茶為主,烏龍茶則主要延伸為金萱烏龍、四季春、白桃烏龍、桂花烏龍等。
如今,更多名字新奇、風味獨特的小眾茶基底開始進入新茶飲的賽道。武夷山雀舌、水金龜、金觀音、坑澗肉桂、陜西茯磚茶、漳平水仙、福建老壽眉、四季春、金萱等特色茶葉品種,也在新茶飲應用中亮相。
水果作為新茶飲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各個品牌研發團隊變著法創新的對象。這幾年,除了芒果、葡萄、草莓、荔枝、楊梅、西瓜等時令水果外,又涌現了許多新面孔,比如油柑、芭樂、桑葚和柿子等。
這些帶有品種和地域特色的新原料成為品牌獲取消費關注以及拉新的妙招,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同尋常的口感和味道體驗,成為茶飲界的新寵。
新茶飲的原料研發,幫助不少水果、茶葉從區域走向全國市場,為上游供應商、種植戶創造了可觀的產業價值,提升了原料產區的知名度、美譽度。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智研咨詢等估算,2022年新茶飲行業采購上游茶葉原料超過20萬噸,直接帶動茶產業增值超100億元。
檸檬是2022年新茶中水果應用的Top1。《2023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顯示,新茶飲中每7款新品,就有一款用了檸檬,其中又有不少用的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安岳檸檬。
開遍全國的蜜雪冰城飲品店2022年共售出4.5億杯冰鮮檸檬水。暢銷的背后是其安岳檸檬生產基地的堅實支撐。2020年9月,蜜雪冰城決定在四川安岳注冊成立四川雪王檸檬有限公司,從事檸檬的收儲和運營。該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中顯示,2022年蜜雪冰城采收安岳檸檬約4.2萬噸,采購涉及種植果園150余個,種植面積累計近5萬余畝,幫助超2萬戶農戶增產創收。
為了更好控制原料的穩定性,越來越多新茶飲品牌反向滲透供應鏈,頭部品牌到核心產區進行基地布局,建立品牌專屬生產基地,從源頭把控原料質量標準。
新茶飲也讓更多年輕人愛上了喝茶,不少年輕消費者喝到的第一杯原葉茶購自新茶飲。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發布的《2022年新式茶飲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新茶飲品牌已經成為年輕人認識、傳播傳統茶文化的窗口。有46.90%的“90后”表示在新茶飲消費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傳統茶,44.68%表示了解了不同茶葉品類,54.68%認為感受到了中國茶文化的強大魅力。
不少新茶飲企業已開始入局原葉茶領域,意在延伸產業布局,拓展消費人群,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今年2月份,新茶飲上市第一股奈雪的茶就在深圳線下開起了茶館——“奈雪茶院”,推出14款“茗茶”。而去年,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同樣試水“小神閑茶館”,通過打造“新茶飲+中式茶館”,為茶搭配上“第三空間”和“社交”。越來越多新茶飲品牌正重新審視茶,做起傳統茶生意。
實際上,傳統茶行業與新式茶飲正走在交叉融合的時間點上,隨著消費升級的態勢愈加清晰,消費者重疊性越來越明顯,傳統茶行業與新式茶飲似乎也從彼此相互欣賞,走向相互學習態勢。
爆款思維、對高品質特色原料的挖掘、對消費者追求健康和體驗的需求洞察、不斷創新的產品和營銷玩法等都是新茶飲得以迅速崛起的動因,也值得更多原料農業品牌借鑒。
新茶飲的強大“帶貨能力”,勢必讓更多傳統茶行業的人意識到,不要把茶葉僅當成農產品賣,應把茶當作飲品、商品看待,培養“茶商業思維”。一片葉子也能有X種可能,圍爐煮茶、新中式茶館、新茶飲、茶周邊等都藏著傳統產業的新機會。
當然,對任何品牌來說,都是唯有創新和健康才能贏得未來。我們期待千億級的新式茶飲為原葉茶帶來流量的同時,未來也能不斷推動新的茶飲消費熱潮,“飲”領原料產業升級。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