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藝文

培養有文化的人

2023年06月20日 14:00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蘇禾日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6月17日   第 07 版)

文化是思想的活動,是對美和人類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識對文化毫無幫助。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深邃,又有藝術般高雅。

——(英)懷特海

文化是什么?對于一個人來說,文化就是指通過人的行為表現出來的人的談吐、舉止、習慣、信念等精神氣質。文化構成了一個人的基本風貌、基本特質,是一個人有別于其他個體的特點。對于一個群體、一個組織來說,文化就是它們在長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他們的思想、理念、行為、習俗、禁忌、傳說、建筑、制度、作品等,這個群體整體的一切活動,都將是這個方式的某種體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康德等認為,文化是一種精神性的符號體系。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懷特海認為文化是思想的活動,是對美和人類情感的感受。不僅僅那些雞零狗碎的信息和知識算不上文化,對文化毫無益處,而且那些專業知識也不能夠算是文化,雖然它們是建構文化不可缺少的前提。有知識不等于有文化。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培養既有文化素養又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既有在某些專業領域的知識,又有深邃的哲學思維、高雅的藝術素養。概言之,教育要培養有文化的人。

我們必須要記住,自我發展才是最有價值的智力發展,這種發展通常在16歲和30歲之間發生。訓練這種自我發展,最重要的應該是12歲之前從母親那里所受到的教育。

——(英)懷特海

這段文字有三個基本觀點:第一,自我發展才是最有價值的智力發展。懷特海指出,《教育的目的》主要討論的就是關于智力的教育問題,而人的自我發展才能保證智力的持續發展。第二,人的自我發展最重要的時間段是在16-30歲期間,也就是在青少年時期。第三,雖然自我發展重要的發生階段在16—30歲期間,因為這個時期人的自我意識開始真正覺醒,從他律走向自律的意志品質也開始逐步形成,但是訓練自我發展最敏感的時期還是在12歲之前的兒童時期,而且,母親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懷特海舉例說明了他的觀點,一位在英國著名的拉格比公學讀書的男孩子,在學校里的表現并不突出,但是在他長大成人之后卻表現不凡,非常成功。許多人感到很驚訝,但是坦普爾大主教道破了其中的原因:“問題不在于他們18歲時怎么樣,重要的是他們之后將成為怎樣的人。”也就是說,這個男孩子可能在12歲之前就在母親的家庭教育中埋下了自我發展的種子,然后慢慢生長,最后在16-30歲期間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所以,認識到這三個要點,對于教師、父母還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育史上,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某些學校在某個時期,充滿天才創造的活力,人才輩出,然而不久,開始陷于賣弄炫耀,墨守成規。原因就在于,已經被那些呆滯的思想完全束縛。就教育而言,填鴨式灌輸的知識、呆滯的思想不僅沒有什么意義,往往極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最美好的東西遭到了侵蝕。

——(英)懷特海

在中外教育史上,有些曾經聲名顯赫的學校后來逐步悄無聲息了,有些曾經“充滿天才創造的活力,人才輩出”的學校,由于“賣弄炫耀,墨守成規”而逐步墮落了。其根本的原因,是“被那些呆滯的思想完全束縛”了。這里所說的“呆滯的思想”,其實就是不能夠與時俱進、缺乏思維的活力與想象力,不思進取,不愿創新的墨守成規。的確,優秀往往是卓越的最大敵人,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而言的。懷特海解釋說,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學校一度思想活躍,勇于創新、聞名遐邇,但成就與榮譽成為他們的包袱和重負,反而讓他們裹足不前。他舉例說,有些聰明智慧的女性,沒有受過教育,但是卻能夠把這個世界看得很明白,在她們步入中年的時候,反而成為“這個社會中最具智慧和文化修養的群體”,原因就在于她們沒有沉重的知識包袱,沒有被呆滯的思想所束縛。“每一次對人類社會進步舉足輕重的知識革命,都是一次對陳腐呆滯思想的反抗。但是,由于對人類心理的可悲忽視,某些所謂的教育制度又重新用呆滯的思想來蒙蔽人們的眼睛。”正如前面說過的那樣,有知識不等于有文化,有時候,陳腐的知識反而成為創新與進步的阻力。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特別是我們的學校,如何防止遭受呆滯思想的侵蝕,是應該警鐘長鳴的。


編輯:陳姝延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