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圍繞廣泛凝聚共識創新工作方法
張立新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人民政協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努力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這為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賦予了新使命。
廣泛凝聚共識新使命的重點。一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自身組織優勢和職能優勢,深刻認識“兩個確立”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勇氣、智慧和能力,幫助黨委政府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二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人民政協要在協商議政中緊緊圍繞增強創新能力、推動平衡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開放水平、促進共享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建言獻策,幫助黨委政府更加精準地出臺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體系。三是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民政協進一步發揮好凝聚共識的功能作用,對于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在根本問題、重大問題上統一認識,把各方面的力量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形成強大合力,具有獨特優勢和重要意義。
新時代市縣政協如何履行好廣泛凝聚共識的新使命,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委員聯絡站、“有事來協商”議事室等協商平臺,助推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相銜接。根據大團結大聯合的要求,加強政協界別設置的頂層設計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制度安排,讓更多界別群眾有序參與協商、合理表達訴求。
明確政協工作的任務和方法。圍繞廣泛凝聚共識制定工作目標,既要廣泛宣傳政策凝聚共識,又要發揮政協作用助力助推,確保黨政決策符合民意、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圍繞廣泛凝聚共識劃定工作邊界,做到“只要有利于凝聚共識的工作就開展、只要有利于凝聚共識的議題就協商、只要有利于凝聚共識的方法就采用”,注意掌握好方式、方法、力度和原則。圍繞廣泛凝聚共識創新工作方法,把是否有利于共識達成、是否有利于矛盾化解、是否有利于情緒理順作為衡量政協工作方式和改進政協工作方法的標準,通過各種途徑、渠道、方式,把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想深想透、精鉆細研,在討論式、座談式、溝通式、互動式的協商中達成共識。
突出政協委員的主體責任。加強學習,提高凝聚共識的能力,大力推進“書香政協”建設,深入開展委員讀書活動,在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委員企業分層分類打造委員書屋等讀書陣地,堅持讀書履職深度融合。深入基層,延伸凝聚共識的觸角,探索制定住市省政協委員下沉聯系縣區、市政協委員下沉聯系鄉鎮(街道)、縣區政協委員下沉聯系村(社區)的辦法,組織委員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真正讓政協協商融入基層、融入群眾。多做實事,打牢凝聚共識的基礎,廣泛邀請委員參與視察調研,通過開展圓桌協商、專題協商、現場協商等方式,暢通委員建言資政渠道,搭建獻計出力平臺,讓委員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為助推民生改善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四川省瀘州市政協副主席)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6月21日 第 08 版)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