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藝評 人物 展訊 畫界雜志

首頁>書畫>資訊

秦史與秦文化研究有了新的里程碑

“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第一輯面世,第二輯組稿中

2023年07月06日 15:47  |  作者:紅娟 王洪波  |  來源:中華讀書報 分享到: 

正值西北大學出版社成立40周年,6月23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和西北大學主辦,西北大學出版社協辦,以“弘揚秦人精神 增強歷史主動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為主題的“秦史與秦文化高端論壇”在西安舉行。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編輯出版委員會顧問柳斌杰,原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編輯出版委員會顧問方光華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

柳斌杰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重要論斷,進一步解放了學術思想,以堅定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探究中華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就是其中的一個典范。”鄭欣淼結合對《詩經·秦風》的解讀,表達了他對秦文化的理解,認為“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極大地推進了我們對秦代歷史和文化的認識,秦文化所蘊含的文化基因并不因秦的速亡而失傳。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持編撰、西北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系“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叢書由著名秦漢史專家王子今教授領銜,全國十余所院校多位秦漢史研究領域的資深學者和學界新銳參與其中。這些著作是作者長期深耕該領域的最新成果。他們秉持“新時代、新材料、新問題”的理念,將時代要求與史家責任相結合,重視“多重證據”論證、多學科結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歷史學,兼采考古學、文獻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方法之長,進行跨學科研究。特別注意對近年來新發現考古資料的運用,結合傳世文獻解讀,以求更全面、真實地反映秦的歷史與文化。窮究史料,精心研撰,叢書包括樊志民《秦農業史新編》、王子今《秦交通史》、雷依群《秦政治文化研究》、閆曉君《秦法律文化新探》等14種圖書,歷時6年編撰終得面世,實現了對秦史秦文化的初步總體認識。叢書出版后,引起了學術界廣泛關注,2023年4月榮獲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獎)。本次活動主旨為對本叢書第一輯作全面總結,同時也為即將推出的第二輯展開學術研討。

主旨演講由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主持。陜西省人民政府參事,省參事室原主任、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徐曄致辭。西北大學出版社社長馬來作了叢書成果總結。

論壇上,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秘書長張欣宣讀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卜憲群的書面發言;隨后,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瑞,河南大學教授、《史學月刊》原主編李振宏分別作主旨演講。

23日下午,論壇舉辦了“秦史與秦文化研究叢書”成果研討和拓展選題論證會。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焦南峰等學者先后作了拓展選題論證發言。與會專家認為,該叢書重視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發揮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及新出考古資料相結合的優長,實踐“二重證據法”“多重證據法”;叢書追溯秦崛起與統一、秦帝國形成與崩潰的歷史軌跡,探尋其興亡的歷史規律,解析秦制、秦文明創造與秦文化的特質,并揭示其對中國歷史、文化及中華文明的深遠影響;叢書集中反映了當今秦史與秦文化研究的新動態,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知識面貌和應有的理論深度與思想深度,是迄今最有代表性的關于秦史與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秦史與秦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和“集大成之作”。

論壇包括為期三天的專題學術調研活動,在考察完秦雍城遺址、秦咸陽城遺址等處后,十余位秦漢史學者邊調研邊論證,處于組稿階段的叢書第二輯作者們將繼續秉持已有各卷的編撰理念和學術遵循,對秦的發展史進行“斷而兼通”的考察,力求克服通史著作通而不精的不足,突破傳統秦漢史斷代研究的局限,以寬廣的學術視閾重新審視秦制度和文化建設的劃時代成就與意義,進一步將選題拓展到歷法、郡縣、輿服、音樂、文學、藝術、水利等方面。

編輯:馬嘉悅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AV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综合色 一区二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