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
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已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這說明我們的營商環境在持續改善,但仍有提升空間。
受地緣政治、全球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一些美西方媒體有意歪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甚至利用一些在華投資失敗企業宣傳來華投資的負面信息,以圖對將要來華投資的企業決策進行干擾。在與外資企業及一些駐港機構的交流過程,我們也感受到一些企業對投資中國、投資內地存有一些疑慮。
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就是要讓各類投資者,尤其是外國企業吃上定心丸,讓他們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享受到公平的市場環境,并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目前,全球的投資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我們要在邁向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從而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各類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推動并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地打造更加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建議如下:
一是建立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營商體系,夯實營商環境的公平基石。優化營商環境不僅是發展經濟的內在需要,同時也是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吸引外資的現實需求。因此,要盡快完善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經營體系,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促進各類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和享受各類政策待遇,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嚴格規范執法行為,避免為招商而制定的優惠政策給地方經濟帶來的各種風險隱患。
二是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展示良好營商環境。要多層次建立與外商投資企業的溝通與聯系,及時宣講、解讀相關政策,了解各國投資者的訴求,以減少誤解,糾正錯判。同時相關政府及監管部門要定期、不定期進行新聞發布,及時與投資者進行直接溝通,尤其在由于政策調整而出現市場不穩定跡象時,更要及時向市場傳遞清晰的官方聲音,以快速穩定市場情緒,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三是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行政服務的意識和水平。地方政府應在高標準上厘清政府與市場作用的邊界,堅持并完善“一條龍”服務機制,簡化外商投資各個環節的辦事程序。樹立既重招商,又能穩商的政府服務標桿,發揮示范作用,提升地方政府總體行政服務水平。同時,提倡“有求必應,無事勿擾”的服務理念,讓外資企業感到實質性的投資便利及對其利益的合法保護。
四是建立政府招商綜合評價體系。對標國際,結合國情,建立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評價體系,將審批流程、審批事項、辦事時效、服務標準等指標納入綜合評價體系。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7月18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