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23年08月08日 11:19  |  作者:全國政協常委 民進中央副主席 張雨東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結合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不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持續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中堅力量,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壓艙石”。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推動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顯著提升,引領帶動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國創新能力同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科技基礎能力還比較薄弱,創新主體能力不強,原始創新能力存在短板,戰略科技力量目標不夠清晰、組織方式不夠有效、科技投入產出效益較低,科技創新整體效能不高。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必須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通過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整合各類科技創新主體,開展協同創新攻關,推動原始創新和產學研融通發展,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對策建議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堅持系統思維、統籌謀劃,明確不同戰略科技力量在創新體系和創新鏈條的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著力增強戰略科技力量支撐我國戰略目標實現的建制化優勢和體系化能力。

一是做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要進一步完善面向新時期發展需求的國家創新體系總體布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市場主體的統籌協同和融通創新,形成各類創新主體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新格局,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明晰四類戰略科技力量的功能定位。國家實驗室要發揮引領作用,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科技創新,多出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國家科研機構要發揮建制化組織作用,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發揮主力軍作用,開展“有組織科研”,成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科技領軍企業要發揮“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

二是協同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是: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以重組后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的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要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的創新引領作用。把國家實驗室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先行區,實行人員分類管理制度、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與合作制度、協同創新機制,扎實推動國家實驗室成為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成為聚集國內外高端科技資源的創新高地。要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體系工作。充分領會中共中央戰略意圖,指導科技界切實將“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拓展人類認識自然邊界”作為實驗室重組建設的使命任務,樹立“讓踏踏實實為國家作貢獻的專家和團隊不吃虧”的評價導向,引導實驗室從“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轉變為“黨和國家需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強化體系布局,自上而下部署,從國家重大需求和基礎科學兩個起點出發,梳理各領域創新鏈的現狀及其短板,瞄準創新鏈的缺環和弱項進行規劃設計,在布局上突出體系化,在方向上體現精準性,在能力上強調整體性,加快形成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融通發展、學科交叉融合、結構類型優化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布局。加強與國家實驗室的銜接,根據國家實驗室科研任務清單,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藥物研發、重大傳染病防治、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方向強化部署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學科領域上互為補充,在任務部署上有機銜接,在資源配置上統籌協調,打造“核心+基地+網絡”的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

三是著力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要推動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在中央科技委員會的領導下,按照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定位,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強化跨部門、跨學科、跨軍民、跨央地整合力量,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構建“分可獨立作戰、聚可合力攻關”的新型科研攻關組織模式。要強化政策資源和機制保障。圍繞國家戰略任務組織實施,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給予財政、稅收、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通過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探索建立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直接委托機制,提高中央財政穩定支持比例等方式,為戰略科技力量提供人財物等創新資源保障。要一體化推進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破除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扭轉“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探索建立長周期評價、學術同行評價、用戶市場評價等不同評價方式,建立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良好學術生態,激勵更多科研人員潛心開展科學研究,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科技競爭優勢。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8月08日   第 06 版)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理伦片免费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豆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