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革
同心聚合力 入山護民生
——民革北京東城區委會“同心服務團”赴房山區開展義診及科普活動小記
通訊員 何佳子
8月27日清晨,天微亮,一個由民革北京市東城區委會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聯合組織的“同心服務團”就從市區集結出發了。他們將要趕赴房山區大安山鄉社區衛生院。
8月初,一場破紀錄的連續強降雨襲擊房山區部分鄉鎮,并引發山洪等自然災害。8月11日,民革東城區委會第一時間與大安山鄉取得了聯系。“鄉里現在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年人。不少路段被沖毀,出行特別是外出就醫很不方便。相比生活物資,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更為迫切。”大安山鄉副鄉長張治軍說。
在民革東城區委會副主委、協和醫學院群公學院副院長馮錄召,民革東城區委會社會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穆華的聯絡溝通下,一個特殊的臨時醫療服務團成立了。他們中既有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主任醫師,也有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民革黨員醫生以及協和醫學院群公學院的青年學者們。
服務團到達大安山鄉社區衛生院時,院內早已站滿等候就診的群眾。“看到他們期盼的眼神,我當時就覺得這趟來得值!”民革東城區委會第十支部主委、北京市和平里醫院正骨推拿科主任袁博說。
“躺下我幫你看看。”“你的腿還是沒有完全康復,需要進一步康復治療。”“最近胃口怎么樣?之前吃的什么藥?”在院內搭建的簡易棚子里,大夫們細致檢查、摸脈看診,直接把專家診室“開”在了百姓家門口。
有村民匆忙跑來問:“協和專家義診是在這兒嗎?我老伴兒得一會兒才能上來。”專家們笑著說:“別著急,我們今天不診完不收工,不會讓任何一個百姓白跑一趟。”
院內義診正在火熱進行,而衛生院二樓會議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醫學科普講座同樣座無虛席。主講人王也、賈萌萌都是來自協和醫學院群公學院的青年學者。本次活動,群公學院派出了一支“學歷濃度”超高的7人科普團隊。有村民看著列表上的團隊成員介紹興奮地對旁邊的同伴說,“看!都是博士后,真厲害!”
“洪災過后,應格外關注預防腸道傳染疾病,大家可以從進行環境清潔、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安全等方面加以防范。”王也講道。賈萌萌則從中老年人接種疫苗可預防疾病入手,介紹流感、肺炎和帶狀皰疹這三種疾病的病因、危險因素及預防手段。
在大安山鄉政府三層會議室,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統戰部、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委統戰部、民革北京市東城區委會、協和醫學院群公學院共同召開義診幫扶座談會。會上,民革東城區委會主委、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任雪峰表示,將充分調動民革資源,助力大安山鄉恢復重建,后續會建立聯系溝通機制,拓寬服務渠道,貢獻東城民革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共房山區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建民表示,東城區委統戰部與統戰成員單位一起送醫入“山”,給予了大安山鄉很大幫助。未來,希望能在加強自救的基礎上,在東城區不遺余力的幫助下,重建房山美麗家園。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