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軍事歷史
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的成立和發展
1938年1月,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在領導組建新四軍的同時,決定在江西各地建立新四軍留守機構。2月,新四軍駐貴溪雄石鎮辦事處在城西犁頭街成立,對內為中共贛東工委,后為贛東北特委的公開機關。
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成立后,在中共中央東南分局的直接領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辦事處密切與國民黨上饒專員公署聯系,商討有關抗日救亡事宜,大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積極團結各縣知識分子、開明紳士,闡明我黨的統戰政策,廣交朋友,爭取社會各階層的同情和支持。在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的幫助下,專署所在地上饒及其所屬各縣也普遍成立了抗敵后援會,籌集經費,支援抗日。
同時,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按照上級要求,派人到轄區各地尋找紅軍游擊隊,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積極接洽與處理各紅軍游擊隊改編事宜。
此外,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積極行動,動員轄區內的青年踴躍參加新四軍,壯大抗日力量。辦事處利用青年抗敵先鋒隊這一群眾組織,在人民群眾特別是在青年中,大力宣傳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致抗日的道理,動員了一大批青年參加新四軍,并及時組織他們奔赴抗日前線,投入抗日斗爭,僅貴溪南部地區就有100多名青年先后加入新四軍的行列。
紅軍長征后,閩浙贛蘇區遭到國民黨的破壞,很多蘇區干部、黨員被國民黨逮捕、判刑,其中一批被關押在貴溪縣監獄。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根據進步人士提供的線索,對被捕干部、黨員進行了積極營救工作。辦事處根據1937年國共兩黨南京談判達成的“分批釋放在獄共產黨員的協議”精神,一面向東南分局匯報,一面以辦事處名義與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交涉,要求迅速釋放所有政治犯。經貴溪和南昌兩級辦事處的多次交涉,被囚于貴溪監獄的很多干部、黨員先后被釋放。
1938年底,國民黨頑固派叫囂“紅軍游擊隊整編工作已經結束,改編新四軍的任務已經完成”,“新四軍駐各地辦事處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并不斷與新四軍摩擦,使辦事處均無法開展正常活動。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以合法身份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維護了黨的利益,揭露了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國共合作的陰謀。
12月,根據中共中央東南局的指示,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停止活動,遷往南昌,與新四軍駐贛辦事處合署辦公,繼續領導贛東北的工作。
新四軍駐貴溪辦事處從建立到撤銷,只有將近一年時間,雖然時間很短,但為宣傳黨的方針,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擴大抗日武裝,支援前線抗敵,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