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主席日志
構建“全閉環” 推動“真落實”
——訪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政協主席戴兆平
人民政協網泰州9月11日電(記者 江迪 通訊員 張根林)不久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委辦、政府辦、政協辦聯合印發了《區政協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和反饋辦法(試行)》。這是姜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的新定位新使命,探索構建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閉環機制的新成果。記者為此專訪了姜堰區政協主席戴兆平。
記者:姜堰區探索構建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閉環機制是基于什么考慮?
戴兆平:姜堰區探索構建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上級文件精神的務實之舉。
同時,協商成果凝聚著委員的智慧心血,自身協商成果得到認可,可以充分激發委員履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履職向深度挖潛、作用發揮向廣度拓展;協商成果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大局、緊扣重點難點、弱項短板提出的意見建議,成果轉化落實,有利于助推一些重要民生問題的及時解決、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構建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閉環機制需要堅持哪些原則?
戴兆平: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姜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政協協商成果轉化工作,區委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政協工作,主要負責同志對協商成果轉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推動出臺制度文件,對協商成果轉化的形成、報送、受理、交辦、辦理、落實、反饋等環節作出明確規定,形成“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要夯實建言質量基礎。有效推動協商成果轉化落地,前提是協商建言的“含金量”確保提出的建議質量高、可操作性強。在科學選題“貼中心”、調研視察“下深水”的基礎上,我們對各種履職成果,多層嚴格把關,做到精益求精,力求觀點鮮明,體現“政協水平”。同時,堅持論證于建言之前,對初步形成的協商成果廣泛征求相關部門和參與委員意見,形成初步調研報告,反復論證修改完善后,提交政協主席會議審議,確保研究成果高質量。
比如,在圍繞“基層派出所改造”進行協商議政時,城鄉委圍繞基層派出所的環境、人員、工作強度等方面,通過集中調研和個別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先后深入到全區各鎮街,召開各種類型座談會,形成調研報告,經主席會議審議通過,報送區委區政府,區委主要領導做出重要批示,區政府第一時間抓好落實,推動解決了部分基層派出所經費不足、辦公條件簡陋、裝備落后等問題。
記者:促進協商成果的轉化落實,需要有效的制度機制,姜堰區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戴兆平:促進協商成果的轉化落實,要做到敢于跟蹤、善于跟蹤、常態化跟蹤,建立良好的跟蹤督辦機制。我們堅持“三化”并舉,扎實推進。
堅持辦理流程規范化。區政協形成的協商成果,報經區政協主要領導審閱后,送交區黨政相關領導,領導批示后,黨政辦公室及時分解,明確承辦單位,提出辦理要求;承辦單位按要求認真落實,在協商建議任務落實完成后,及時向區委辦、區政府辦、區政協辦反饋辦理落實情況。
堅持辦理落實制度化。協商成果辦理實行限期答復制,承辦單位從收到協商成果辦理之日起2個月內進行書面反饋;所提問題比較復雜、辦理難度大,確實不能按期答復的,及時轉化為社情民意信息或提案,無法采納或者不宜采納的作出說明,轉化為參閱件。據統計,去年以來區政協共報送協商成果33件,區委區政府領導先后作出24次重要批示,進行督查2次,部門100%辦理反饋,“兩社”聯動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產業鏈招商、優化金融生態等24件得到轉化落實,9件正在協調推進中。
堅持跟蹤督查常態化。在政協協商成果的轉化落實上,常存在重答復輕落實、重承諾輕落實和落實中的“最后一米”“最后一步”無法到位等問題,讓協商成果轉化落實大打折扣。針對這些問題,區政協辦認真梳理區委區政府領導對政協協商成果的批示意見,分門別類交付相關專委會,專委會會同區督考辦,常態化對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對辦理落實到位的予以核查銷號,沒有到位的,加強后續跟蹤督辦力度,確保能夠辦理落實到位的各類協商成果限期辦理落實。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