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賽珍珠的《大地》三部曲
美國作家賽珍珠因為創作了一系列以中國為題材的小說和描寫其父母的兩部傳記《戰斗的天使》和《異邦客》,獲得193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其中又以《大地》“三部曲”——《大地》《兒子們》《分家》最為杰出。作者以同情的筆觸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勞樸實的中國農民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他們的家庭生活,寫出了“農民靈魂的幾個側面”。在20世紀上半葉,這一作品跨越了東西方文化的鴻溝,有力地改變了不少西方讀者眼中中國那種“歷史悠久而又軟弱落后的神秘國度”的印象。
《大地》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描述了皖北農民王龍一家的發展歷程。故事的前半部分描寫王龍的發家史,表現王龍對土地的依賴和摯愛,以及土地與農民的密切聯系;小說的后半部分描寫王龍成為地主之后的生活,以及以王龍的兒子們為代表的年輕一代背棄土地的過程。賽珍珠通過描寫王龍由一個普通農民成為一個地主的過程,以大地之戀為線索和散文化的隨筆筆觸,描摹千年古國的田園風貌,勾勒出了具有生命力的農民形象。
《兒子們》的主人公是王虎,王龍的第三個兒子,圍繞他的成長史,王虎經歷了土匪、軍閥、司令三重身份的轉換,充滿了血腥與陰謀。貧窮和苦難造就了大批流民,滋生了土匪、軍閥與司令,災難一個接著一個蹂躪這塊土地和黎民眾生,農民們頑強地在這土地上耕耘著貧困而無望的日子。
《分家》的主角王源是王虎的愛子。王源性格中突出的一點是對暴力與血腥的反感、反抗,他與父親王虎選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條科學救國的改良主義之路。小說關于王源重返祖父老屋的描寫,讓我們重溫了王龍發家前對土地的深情。王源從海外歸來,埋葬了父親,決心留在故鄉,以現代農業改造古老鄉村。
《大地》三部曲被瑞典皇家學院譽為“對中國農村生活具有史詩般的描述”的作品。賽珍珠憑借《大地》三部曲,獲得普利策小說獎和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唯一一個同時獲得普利策小說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