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軍事歷史

楊秀峰領導生產自救

2023年09月21日 14:02  |  作者:梁銀安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楊秀峰受中共中央和北方局派遣,深入河北太行山區,建立抗日武裝,開辟抗日根據地。1942年,河北臨城等縣遭受嚴重干旱,夏秋糧食收成大幅減產,加之日偽推行“第四次強化治安”,使太行區的軍需民用都面臨嚴重困難。為度過災荒,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于10月10日成立了以楊秀峰為主任委員的太行旱災救濟委員會,各專區、縣也都成立了相應的救災組織,領導救災工作。

楊秀峰在臨城縣抗日縣長郭良陪同下,深入到臨城縣抗日根據地重災區孟家莊村,召集由全縣各村的干部和群眾參加的動員大會。楊秀峰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他分析了冀西抗戰形勢,分析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強調積極推進冀西抗日根據地建設,壯大抗日武裝力量,依靠發動廣大群眾,一手抓抗戰,一手抓抗旱;號召各村要發奮圖強,自己動手,生產自救,節約度荒,鞏固發展抗戰成果,使與會干部群眾深受教育和鼓舞。

在楊秀峰親自率領組織下,一場聲勢浩大的生產自救運動在臨城縣展開。楊秀峰同群眾一起耕地、播種,并拿出自己的工資接濟困難群眾。在楊秀峰的帶領下,縣委、縣政府機關黨員干部帶頭拉犁掘地,播種莊稼。臨城干部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利用廣闊山場面積,采樹葉、挖野菜,開荒種地,“向太行山要糧”??h里還成立運糧大隊,往山西、河南等地運送當地特產物品,再從晉豫產糧區運回糧食,分給群眾;并向群眾貸糧、貸棉、貸款、貸糧種,組織群眾紡織,把加工糧食、粗布、衣服運到外地換回糧食;組織群眾挖井,開辟水源,補種晚秋莊稼。臨城縣還組織了以民兵為主的勞武結合的變工隊200多個,在進行反封鎖、反“蠶食”斗爭的同時,積極參加生產自救。當時,由于災情嚴重,有不少群眾為生活所迫賣掉土地,在楊秀峰的指示下,臨城縣政府認真推行“贖地運動”,出資幫助群眾把賣掉的土地贖回來。楊秀峰還親自到各村實地督察,使土地基本回到了失地農民手中。

楊秀峰率領開展的生產自救運動,使廣大群眾度過災荒難關,生產很快恢復正常。1943年春末,楊秀峰出席臨城縣委、縣政府召開的表彰大會,會議表彰8名縣級勞模、16名區級勞模,分別獎勵了耕牛、織布機、鐵锨、镢頭和鐮刀等獎品。會后,縣區勞模披紅戴花游行,楊秀峰親自為郝莊勞模趙建牽馬,干部群眾深受感動,進一步激發了生產積極性。 

編輯:王慧文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亚洲A∨中文字幕色 | 在线人成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精品秘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日韩特黄精品一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