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董亦湘倡導研究孫中山
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如何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這是擺在國共兩黨面前的一件大事。以董亦湘為代表的一批共產黨員不僅參加了對孫中山先生的追悼活動,在追悼會上發表演講,同時,在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方面更是身體力行不遺余力。
當年4月24日,也就是孫中山先生逝世一個月后,《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發表了一篇很獨特的文章,題目是《發起孫中山主義研究會征求同志》。這是董亦湘等共產黨人牽頭發起的。
征求函正文不到700字。開篇分析了當時的國內外形勢:“現在西方被兵的鄉村還布滿著兵煙;流離的老小還是四方飄浪著;而東方底戰鼓,又已越敲越響了。雖然現在表面是一個和平局面,可是我們的勞動者,一方面要彌補過去大戰的損失,一方面又要擔負未來大戰的準備,全世界底被壓迫者反而更苦了。”征求函同時肯定了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功績:“孫中山先生,是中國國民革命的領袖,為國民革命,奔走了四十年。以四十年之經驗所造成的種種計劃主張,當然可作我們進行中國革命以達世界和平的路徑。”孫中山在《遺囑》中曾言:“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此征求函就是對《遺囑》的呼應。征求函呼吁:“我們愿集合同情于中國和平與世界和平者,共同協力掘發此四十年結晶的經驗所示的坦途,俾我們可以一直向前。”文后還有研究內容與聯系方式。
董亦湘等共產黨員的做法,是真正堅持并踐行了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殷殷囑托。
(作者為常州市名人研究會董亦湘研究委員會副會長,本文由董亦湘烈士的外孫丁旭晴先生提供材料。)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