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要聞
“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當細化明確
“小學附近能開麻將館嗎?”近日,山西省運城市的李女士來電咨詢。李女士說,為了讓女兒上下學方便,她一家搬到了學校對面的學區房,發現樓下有個麻將館,不僅孩子放學路上就能看到里面噼里啪啦打麻將,晚上的麻將聲也經常持續到深夜12點多,非常影響孩子學習和休息。“聽說中小學校附近不能開歌舞廳,那麻將館是不是也應該禁止?”(10月19日《法治日報》)
為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歌舞、酒吧、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游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設備,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從媒體調查的情況看,目前各地中小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已經很少見到網吧、煙酒店、KTV、游戲廳的身影,但個別學校附近仍然能發現棋牌室、麻將館、臺球室,且參與者中不乏未成年人。如果把“周邊”的范圍擴大至500米,麻將館、臺球室的數量還會增加。據了解,這些場所有些是學校建成之前就存在,有些則是學校建成后才開始開業。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棋牌室、麻將館、臺球室往往不主動查驗消費者身份信息,未成年人可以隨意出入。
考慮到未成年人隨意出入這些場所對其成長不利,以及像新聞中提到的麻將聲影響孩子學習和休息的情況,盡管目前相關法律未明確將棋牌室、麻將館、臺球室等列入“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但結合實際情況,有必要對這些場所進行約束。出入這些場所的人員構成極其復雜,可能存在賭博行為,且場所內部做不到完全禁煙,這些都極易誘導未成年人結交不良社會人士,沾染吸煙喝酒、夜不歸宿等陋習,引發輟學厭學、不服管教以及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等問題。
如何明晰這些場所的內涵與范圍,直接關系到監管的方式與成效。公開信息顯示,江蘇揚州、浙江溫州、上海等地已明確規定棋牌室不得設在學校、幼兒園周邊200米范圍內。不過,一兩百米的距離,有時很難阻止未成年人前去的步伐,在300米、400米、500米的地方,棋牌室、麻將館、臺球室依然大量存在。因此,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出發,有必要以立法形式將校園周邊的“模糊地帶”進行闡明,以填補監管可能出現的漏洞。
譬如,近日《廣東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學校周邊營業限制”引發廣泛關注。正當其時,以此次法規修訂為契機,既可以進一步明晰相關“場所”的內涵,包括明確中小學校周邊不得開設棋牌室、麻將館、臺球室,進一步明確這類場所的性質和管理;也可以適當擴大中小學校“周邊”的范圍,防止因對“模糊地帶”認識不一而導致執法標準不同,引發執法爭議。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娛樂場所、游戲場所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法律法規的確立往往慢一步,但對“模糊地帶”的監管不能止步。要通過構建常態化檢查和監督機制,強化部門聯動,落實對棋牌室、麻將館、臺球室等場所的無漏洞監管,切實凈化學校周邊環境。學校和家庭也應加強對孩子們的教育引導,多措并舉讓他們遠離此類場所。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