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革
心系社區“大小事”
——濟南市天橋區政協民革界別圍繞社區治理協商小記
“建議全面推廣建設‘紅色業委會’,在小區業主大會成立黨支部,亮明中共黨員身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樹立正能量典型,調動大家積極性。”
近日,在濟南市天橋區政協“民革界別商量工作室”內,一場圍繞“社區治理”的協商活動正在進行,委員們紛紛發言。
社區治理一直是天橋區政協民革界別委員關心的熱點。“前期調研中發現,天橋區在原有‘五位一體’‘四會制’基礎上,優化治理結構,開展‘多元共治’,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但總體而言,人員參與度仍不高。”區政協委員、民革天橋區總支部主委何莉說。
“也可以成立形式多樣的協會,如‘樓長單元長協會’‘單元衛生評比協會’‘寵物管理協會’‘車輛管理協會’等,將大家組織起來,各協會負責人建立微信群,線下線上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共治局面。”民革天橋區總支部黨員張永利認為,“只有全員動起來才能推動社區治理由‘物業管理’向‘社區共治’轉變。”
圍繞居家養老就醫等問題,委員們建議:為老人安裝監控裝置,通過智能手環、一鍵呼叫等物聯網設備,動態監測老人健康情況,突發情況時也能第一時間通知居委會和物業,縮短救治過程和最大程度爭取搶救時間。
“街道將認真梳理匯總、采納落實,也請大家積極監督,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推動社區治理取得良好實效。”堤口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華將反映的問題記下,并一一回應。
“要持續完善界別‘商量’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界別特色和委員專業優勢,讓界別‘商量’真正成為委員深入群眾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最接地氣的陣地。”天橋區政協主席張建明表示。(記者 張文敬 通訊員 陳明超 李濤)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