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聞>原創

同心繪就粵黔協作新畫卷

——專訪中共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委書記韋朝虎

2023年11月15日 19:54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

人民政協網11月15日電(記者 林儀 黃靜)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23年前三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95.09億元、增長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18元、9627元,分別增長3.8%、8.1%。2023年全縣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4427.15元、增長17.75%。這一成績的取得既離不開當地干部群眾的奮發圖強,也離不開東西部協作的大力幫扶。

隨著新一輪東西部對口協作的開始,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與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攜手同行,繪就了粵黔協作新畫卷。11月6日至7日,廣州市花都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陳家飛率隊到關嶺自治縣調研關嶺牛、關嶺茶產業發展工作情況,記者一同隨行并采訪了關嶺自治縣委書記韋朝虎。

記者:進入“十四五”以來,關嶺自治縣委、縣政府提出“三縣一中心”發展目標。發展關嶺牛、中藥材產業是實現生態畜牧業強縣和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中藥材集散中心的具體實踐。目前,進展如何?還有哪些困難?

韋朝虎: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以來,關嶺抓住新國發2號文件重大政策機遇,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提出建設“三縣一中心”發展目標(生態畜牧業強縣、清潔能源大縣、全域旅游示范縣、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集散中心),為“十四五”關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明確了主抓手、著力點,特別是將關嶺牛、中藥材等作為農業兩大主導產業,全力構建“2+N”農業產業體系,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更是取得豐碩成果。

一是構建“五個體系”,牛產業實現融合發展。關嶺堅持系統思維,圍繞“五個體系”構建關嶺牛全產業鏈條,全縣肉牛存欄13.96萬頭,出欄2.51萬頭,實現綜合產值9.69億元,良種繁育體系不斷完善,養殖體系不斷規范,飼草供給體系不斷壯大,屠宰加工體系不斷標準化,市場營銷體系不斷成熟。

二是建設“五個中心”,藥產業實現一體發展。關嶺素有“黔中無閑草、關嶺皆靈藥”的美譽,有中藥民族藥資源1600余種,人民英雄、國醫大師張伯禮院士盛贊“關嶺是野生藥材、道地藥材的寶地”。關嶺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政策導向,同步推進“五個中心”建設,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7萬畝,綜合年產值5億元,中醫藥產業鏈條基本建成,并建成了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心、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中藥材精深加工及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第三方檢測中心、醫養一體化中心。

關嶺牛產業、中醫藥產業全產業鏈雖已形成,但距離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產業鏈條帶動不強、品牌效應尚未凸顯、科技支撐還有差距、人才短板較為突出等方面,下一步,關嶺將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在擴規模、提品質、優鏈條、創品牌等關鍵環節上持續發力,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切實帶領廣大群眾闖出增收致富的“牛路子”、開出振興發展的“藥方子”。

記者:發展產業是東西部協作的根本之策。自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展以來,廣州市花都區與關嶺自治縣把幫扶產業發展作為東西部協作的龍頭來抓。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韋朝虎:花都與關嶺,一東一西、一海一山,雖遠隔千里,卻因新一輪東西部協作而相識相知。自2021年3月確定幫扶關系以來,兩地同心同向,把發展產業作為東西部協作的龍頭來抓,立足關嶺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關嶺所需、花都所能、協作發展”,支持主導產業發展,培育特色產業,“西貨東銷”“東客西游”。

一是共建園區育特色。堅持把產業園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的“主引擎”,借助花都力量合力共建以斷橋精品水果和漁業為主的農業產業園,形成“一園多區”發展新格局,推動農業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提升產業集聚效應,增強關嶺產業高質量發展后勁。2023年,產業園區完成產值1.6億元,引導7家企業入駐園區,實際到位投資4.14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200個,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穩定就業460人,帶動1425戶5710名群眾實現增收。

二是加強協作促提檔。按照“廣東企業+貴州資源”“廣東市場+貴州產品”“廣東總部+貴州基地”“廣東研發+貴州制造”“4+”模式。引進中廣核貴州安順關嶺新能源有限公司、關嶺仁愛精神病醫院有限公司、貴州山水匯晨家居有限公司、貴州港順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貴州溥博技能拓展發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落地關嶺。截至目前,企業實際到位投資13.348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1426人(脫貧人口454人)。

三是消費協作促增收。按照“政府搭臺、市場運作、企業唱戲”原則,充分利用兩地政協、工信、供銷、旅游等各種渠道和資源,組織關嶺企業產品參加廣州博覽會、青島農特會、廣州產銷對接會、招商推介活動等,在花都區舉辦“關嶺牛品鑒會”,開設“關嶺牛體驗館”等,推動廣東商場、企業與關嶺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定供貨渠道,廣東餐飲協會連鎖品牌湘滿樓、高原郎、阿寶生煎包集團、半島豪苑、龍門烤魚、師烤烤魚、水廠潮飲廣東粵田農業、廣州聯幫農智匯等廣東企業和關嶺相關公司簽署采購關嶺牛肉、關嶺花椒、關嶺水果、關嶺茶葉等農產品框架采購協議,拓寬銷售渠道,提升關嶺農特產品品牌知名度。廣東采購、幫助銷售關嶺農畜牧產品和特色手工藝產品共計5.32億元。

記者:如何不斷深化粵黔優質資源共融互通,進一步推動東西部協作提質增效?

韋朝虎: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以來,廣東花都區與貴州關嶺心手相連,共同繪就了粵黔協作新畫卷,我們將持續聚焦產業合作、勞務消費幫扶、人才幫扶、旅游幫扶等方面的協作,不斷深化粵黔優質資源共融互通,繼續講好東西協作的關嶺故事。

一是深化產業協作幫扶,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圍繞產業發展、鄉村創建、教育醫療、就業創業、助殘養老等實施一批惠民項目,堅持以項目建設強化經濟發展支撐。把產業大招商作為頭號任務,大力開展領導招商、駐點招商、活動招商、網絡招商、以商招商,引導推動東部企業入駐關嶺。圍繞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支撐加強園區協作,不斷增加園區入園企業和實際投資額。同時,積極爭取花都區農業技術和人才資源支持,幫助關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不斷打響關嶺特色產業品牌。

二是深化勞務消費協作幫扶,穩定增加群眾收入。全面落實穩崗就業幫扶政策,發揮共建勞務協作站和穩崗就業服務中心作用,針對我縣勞動力精準匹配工作崗位。充分利用廣州院校資源,推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等模式,定向招收關嶺學生就讀并實現穩定就業。拓寬銷售渠道,推進關嶺農貨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統籌協作資金、資源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利益鏈。

三是深化人才協作幫扶,發揮智力支持作用。一是加強人才交流培訓。繼續健全農業、衛生、教育等職能部門“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積極探索“走出去學”和“請進來幫”相結合的幫扶模式。推動人才“組團式”幫扶向教育、醫療、現代農業、文化旅游、鄉村規劃、社會治理、經濟管理和金融等領域拓展。完善師生研學方式,開啟“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全方位教育協作的新路子。

四是深化旅游協作幫扶,整合開發旅游資源。依托關嶺豐富的文化資源,借助東部專業知識培訓本土化旅游管理人才挖掘和文創產品的開發,著力開發包裝中醫藥健康旅游商品和旅游線路,推動醫、養、旅、文、體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東部發達地區先進旅游理念,加大旅游開發協作力度,幫助關嶺找準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開拓特色旅游市場。借助東部發達地區的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強化互聯網社交平臺宣傳能力建設,推動關嶺旅游品牌“走出去”,東部游客“走進來”。

記者:在您看來,花都-關嶺協作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

韋朝虎:花都關嶺兩地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關嶺所需、花都所能、合作共贏”原則,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幫扶、人才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推動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協同發展,東西部協作取得豐碩成果,共同答好鄉村振興“必答題”。

一、 黨的領導是東西部協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確立幫扶關系以來,關嶺—花都兩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堅持親力親為,推動形成黨的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落實有力的工作格局。關嶺縣委縣政府召開會議40余次研究部署東西部協作工作,雙方黨政領導高規格、高頻次率團互訪、堅持高位推動,互訪交流8次,召開聯席會議7次,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正是由于兩地著力健全領導機制,黨政主要領導親力親為狠抓協作各項工作落實,兩地協作才能取得階段性成效。

二、 產業合作是東西部協作取得成功的堅實基礎。堅持將產業發展作為東西部協作的龍頭來抓,用足用活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圍繞縣內主導產業精準發力,唱出雙向互動、優勢互補的連臺好戲。2021年以來,花都累計援助關嶺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16777萬元,聚焦“三縣一中心”發展目標,安排產業類項目36個,引進優強企業10家,共建產業園區1個,有力促進關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特產品為媒介,架起兩地消費協作的橋梁,圍繞關嶺牛肉、板貴花椒、精品水果等農特產品,促成廣東餐飲協會連鎖品牌湘滿樓等8家餐飲企業與關嶺長期合作,消費協作規模2.12億元。

三、 社會幫扶是東西部協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撐。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參與協作幫扶,凝聚了專項幫扶、行業幫扶、社會幫扶等多方力量?;ǘ紖^5個經濟強鎮(街道)與我縣5個鄉鎮(街道)結成幫扶對子,學校與學校幫扶結對子40個、醫院與醫院幫扶結對子16個,4個經濟強村、28家企業、2家社會組織結對幫扶我縣52個村,實現對關嶺35個脫貧村、5個市級示范村、12個縣級示范村全覆蓋幫扶,花都區結對幫扶資金到位1376萬元,動員社會力量捐資、捐物折價總計1880萬元。

四、 勞務協作是東西部協作取得成功的關鍵舉措。把推動東西部勞務協作作為關鍵舉措,通過建基地、出政策、薦崗位、送培訓,促進勞動力精準轉移、穩定就業,提升勞務協作實效。兩地合作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45期,培訓農村勞動力2045人,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434人,幫助農村勞動力11828人實現就業。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援建幫扶車間、組團式輸出就業等方式幫助9316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強化搬遷后續扶持,在花都區的大力支持下,山水匯晨、榮璦、苗阿爹、椒香園等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援建幫扶車間10個,幫助2000余名搬遷群眾實現就業在“家門口”。

五、 人才交流是東西部協作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牢牢抓住“人才”這一關鍵要素,堅持“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實現人才協作“雙向交流”。選派優秀干部到關嶺掛職,分別擔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政府辦副主任等要職,兩地互派黨政干部掛職14人次。按照精準選派、按需選派原則,爭取花都區78名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專家到關嶺開展幫扶工作,組織關嶺縣140名業務骨干到花都區跟崗實訓。充分發揮花都區幫扶專家自身業務技能和資源優勢,搭建線上線下教學平臺,累計邀請花都區專家為關嶺干部隊伍開展培訓158期4529人次。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 日本一区喷水精品视频 |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