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正當時 “民營經濟25條”來了
八部門聯合發文引金融活水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表示,這是第一次專門針對民營經濟經營特點、解決融資難問題發布的重要文件。《通知》多措并舉強化金融支持,從民營企業需求特點出發,著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不僅釋放出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強烈信號,更是回應了眾多民營企業的關切,將有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讓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持續升溫、變暖。”
及時回應關切 政策精準直達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就曾提出八方面31條舉措,旨在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短短半年內,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隨之出臺。
從“31條”到“25條”,在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看來,此次《通知》的發布是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的貫徹落實,也是對“31條”中“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的細化和深化。這將再度釋放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暖風,推動各項利好政策精準直達,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而作為民營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包頭市塞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斌同樣感到振奮。他在會員企業中調研發現,當前一些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而此次發布民營經濟25條中就有34次提及“融資”,其中明確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主動做好民營企業資金接續服務,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同時抓好促發展和防風險。“貸款時,中小民營企業存在的最大問題便是抵、質押品不足,因資金周轉導致的斷貸問題也時有發生。此次《通知》提出的‘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等舉措,可以很好地打通上述堵點。”王斌表示。
此外,25條中關于“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的提法也讓王斌眼前一亮。在他看來,這個提法有深意、有誠意、也有新意,體現了政策創新力度。同時,《通知》就如何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也給出了明確回答。《通知》提出,完善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健全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約束機制,強化應收賬款確權以及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通過上述措施,將不斷優化融資增信體系,完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提高民營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能力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意愿。”不過王斌也提出,不是每個民營企業都能得到融資的機會,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的融資,需要提高自身素質,以達到優質民企的標準。
對此,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政協委員楊正國表示,一些民營企業確實還存在整體素質不高,資信缺少積累,自身信用不足,治理結構不規范、不健全等問題。為此,他建議廣大民營企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規范企業股份代持協議、借名股東等現象,抓住此次利好政策的發展機遇,良性發展做大做強。
可操作性強 多措并舉暢通多元化融資渠道
好政策不僅要精準,還需要可操作性強。《通知》強調,要從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出發,著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公司董事長權忠光表示,《通知》從信貸總量、信貸結構、信貸完成目標進行考核,提高不良信貸容忍度,同時從加大信用信貸、支持民營企業發行債券和鼓勵民營企業上市加大直接融資力度等全方位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他舉例說,如《通知》提出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支持供應鏈上民營中小微企業開展訂單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等業務。進一步完善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功能,加強服務平臺應用,促進供應鏈票據規范發展。深入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支持重點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內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同時針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或科創型企業抵質押資產普遍缺乏的現實困難,提出要加強首貸和信用貸。可以說,《通知》提出的二十五條,每一條政策都有可確指的具體措施。
權忠光還表示,此次八部門聯合發文很好發揮了各政府部門政策協同作用,解除了銀行金融機構在執行信貸過程中“政出多門”而不知如何執行的障礙,并提出了明確的抓手,提出各部門需職責明確,溝通協調,特別是要發揮好工商聯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建立優質民營企業名錄,及時向金融機構精準推送,加強銀企溝通。“總之,此次《通知》的發布極大增強了民企發展壯大的決心,為民企健康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政策保障。”權忠光表示,下一步關鍵要落實出臺配套實施細則,如不良貸款容忍度應該多大合適,不同規模的銀行容忍度是否劃定一個標準,績效考核權重如何確定,是一行一策還是由監管部門確定等具體問題,還需要盡快落地落實。
談及下一步落實,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遼寧省委會副主委李萌嬌也提出,盤活民營經濟,資金“活水”必不可少。《通知》的發布已給出路線圖,下一步還要在 “精準滴灌”上下功夫,把政策用在刀刃上。為此,她建議,可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籌集資金,用于支持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設立政府專項基金,向民營企業提供貸款、股權投資等;此外政府應加大引導銀行信貸力度,降低融資門檻和成本,持續推動金融創新,促進金融機構開展創新業務,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