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第十九屆(2023)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年度活動在京舉辦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付振強)11月30日,“數字化轉型前瞻 第十九屆(2023)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年度活動”在北京舉辦。活動設置“前瞻·數字新趨勢”與“前瞻·轉型新路徑”兩大板塊,與會嘉賓圍繞相關熱點話題進行分享。《2023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同期發布。
“銀行業許多場景非常適合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和落地,包括負債業務、資產業務、中間業務等。各國對于大語言模型的監管態度目前分歧較大,也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包括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金融系統性大風險的爆發點。”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表示,為規范大語言模型在銀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希望相關監管部門及時制定規章制度,指引行業健康發展。
“要明確戰略規劃,有能力的金融機構應制定企業級的科技輸出規劃,明確輸出方向、重點和具體安排。”針對金融機構加強科技輸出,招聯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要持續提升自身科技能力,跟蹤前沿技術,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優勢和人才隊伍;同時培養“乙方思維”,認真研究市場和客戶需求,特別是痛點,組建市場團隊,加強對目標機構的營銷和服務;同時要加強科技輸出生態建設,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完善輸出鏈條、生態,在技術輸出的基礎上,輸出人才、產品、數據。
活動期間,《2023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同期發布。據悉,該報告由“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聯合百余家成員銀行共同發起,是國內有關銀行數字金融發展的權威調查報告之一,可為銀行從業者、機構決策者把脈數字化轉型全息態勢提供重要借鑒參考。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聯合百余家銀行主辦。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總經理朱鋼說,CFCA作為聯合宣傳年的活動組織者、成員銀行的服務者,一直密切跟蹤產業發展趨勢、金融前沿科技動態,通過每年組織產業研究、機構走訪、專題研討、圓桌對話、數字金融創新大賽、行業倡導發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努力使聯合宣傳年成為銀行與主管機構、專家學者、科技公司、主流媒體間交流、分享、互動的平臺,旨在通過這一平臺與成員銀行共同探索、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數字金融生態。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