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中醫藥有方
人民政協網12月6日電(記者 陳晶)“根據監測,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都有相應的成熟治療手段,未發現新病毒或細菌導致的新發傳染病。”日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如是說,當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持續開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監測和研判,對做好醫療資源調劑、優化就醫流程、發揮中醫藥作用等工作進行部署。
應對流感高發季來襲,疫苗依舊有效
目前流感已進入高發季,疫苗在流感防控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現在接種疫苗還來得及?“目前,流感等流行的呼吸道疾病,都有相應類型的疫苗,經過科研和接種證明是安全有效的。當前正值流感的高發季節,之前沒有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現在接種流感疫苗仍然是有效的。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即使感染了,也可以減少發病,即使發病了也可以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解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6個月以上的人群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對于兒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在感染流感后發生重癥的風險較高,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發展為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希望大家積極接種。”王大燕提醒,國內外的實踐均證明,使用疫苗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手段之一,疫苗是安全的,只要按要求在專業機構接種,都能有良好效果,尤其是老年人和少年兒童,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等,保證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節奏。
中醫治療兒童呼吸道疾病有優勢
對于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中醫藥治療有哪些優勢?“中醫治療這類疾病,歷來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優勢。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屬于中醫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的范疇,中醫認為,這類疾病是因為外邪侵入人體,導致機體臟腑功能失調、肺臟受損而出現發熱、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這樣一些臨床表現的疾病。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會根據患兒不同的發病原因,不同的癥狀特點和不同的體質特征,辨證分型,來精準治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介紹,在冬季,尤其北方地區,氣溫寒冷,所以冬季北方地區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相對會更高一些,而且癥狀相對較重,會出現高熱、咳嗽,甚至發展成為支氣管炎、肺炎,部分還可以引起重癥。
“對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咽痛、咳嗽這樣一些癥狀,中醫主要采用宣肺解表利咽的治療方法,同時根據兒童的特點,配合相應適宜的中醫外治方法,針對發熱、咽痛這些表現,根據年齡,小年齡兒童、學齡前的兒童可以采用穴位推拿和按摩的方法,對于學齡期的兒童,可以采用刮痧等方法,能夠起到清熱瀉火利咽的作用;針對咳嗽、咳痰,可以采用經絡的走罐、拔罐,還有穴位推拿等方法,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在疾病恢復期,對于兒童有些表現為咳嗽、乏力、食欲差的,中醫會采用健脾化痰、補虛扶正的治療方法。”吳力群說。
“中醫還講究整體的觀念,有的孩子在疾病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不調(大便稀或者大便干),這樣一些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中醫會根據不同的病情,還有不同年齡段,采用相應的中醫治療方法。還可以采用內服或者相應中醫外治方法,內外結合,從總體上進行治療。”吳力群補充道,此外,針對目前較多出現的肺炎支原體耐藥的病例,利用中醫的辨證施治,可以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
此外,對于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重癥患者,中西醫協同治療中醫藥優勢在哪里?“從當下來看,呼吸道感染病人人群里面,尤其是兒童這個群體,還是以輕癥為主,輕癥占了絕大部分,主要表現是上呼吸道感染。真正的肺炎,尤其是出現重癥肺炎的這類病人,應該說是少數的,是少見的,所以大家也不用緊張。即使是孩子確診為重癥肺炎了,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非常好的療效,大部分孩子預后都是良好的。中西醫在整個的救治過程中,中醫藥不但能縮短高熱時間,更能夠阻斷疾病向重癥和危重癥進展,而且在預防出現微生物耐藥方面還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解釋,在治療過程中,中醫治療原則是“肺腸同治”,病位在肺,但中醫的治療往往是肺和大腸一起來治,通過通腑泄熱的方式達到治療肺炎的目的,阻斷疾病的發展,同時也防止出現急性呼吸衰竭的情況。對于病情嚴重,已經上了呼吸機的,通過中醫藥早期介入進行治療,能夠縮短呼吸機使用時間。總之,中醫藥對重癥患者幾個環節的干預,能夠提高治愈率、縮短住院和上呼吸機的時間,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普通民眾應對呼吸道疾病有方
目前正處于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日常生活中,普通民眾又應該如何預防呼吸道疾病?“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建議民眾能夠了解常見呼吸道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控知識,采取科學的預防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一是要科學佩戴口罩。民眾如果前往環境密閉、人群密集的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前往就醫時,建議佩戴口罩,并且注意及時更換。二是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另外像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咳嗽或打噴嚏后,要洗手或者進行手部的清潔。三是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充分的營養、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四是要積極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癥發生的風險,尤其是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兒童等重點人群應積極接種疫苗。五是要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建議盡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如果確需出行,要注意佩戴好口罩,以防將疾病傳播給其他人。”王大燕介紹。
“此外,在人群密集的場所,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強場所的通風消毒,室內定期開窗通風,適當增加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的消毒、清潔的頻次,確保公共區域環境清潔衛生。二是減少公共場所人員聚集。三是加強個人防護。在機場、車站、公共交通工具、農貿市場等人群密集或環境密閉的場所,應規范佩戴口罩,注意做好個人衛生,盡量避免習慣性用手直接接觸眼睛、鼻或口,對于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兒童等重點人群應盡量避免或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減少感染的風險。”王大燕提醒。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