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要聞

涉彩禮糾紛如何解決?最高法、民政部、全國婦聯發布典型案例

2023年12月12日 16:18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高清揚、薄晨棣)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卻按當地習俗舉辦婚禮并共同生活,感情破裂后彩禮是否需要返還?“閃離”的情況下如何判定彩禮返還比例?彩禮返還數額需要扣減嫁妝數額嗎?針對上述情況,11日,最高人民法院與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四起人民法院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在發布會上表示,司法審判既要依法保障婦女權益,也要考慮高額彩禮負擔對給付彩禮一方生活的影響,妥善平衡雙方利益。

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短

法院:酌情返還彩禮

案例一顯示,王某某與李某某于2020年9月登記結婚,并給付18.8萬元彩禮。李某某于2021年4月終止妊娠。王某某于2022年2月起訴離婚,并請求李某某返還彩禮18.8萬元。

法院認為,共同生活時間長短應當作為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及返還比例的重要考量因素。該案中,雙方共同生活僅一年多時間,給付方不存在明顯過錯,相對于其家庭收入來講,彩禮數額過高,給付彩禮已造成較重的家庭負擔,同時,考慮到終止妊娠對女方身體健康亦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等事實,酌定李某某返還彩禮款56400元,較好地平衡了雙方當事人間的利益。

雙方未領證但已育有子女 

法院:一般不支持返還彩禮

案例二顯示,張某與趙某(女)未辦理結婚登記,但已按當地習俗舉行婚禮,趙某收到張某彩禮款16萬元。兩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三年多并生育一子。后雙方終止同居關系,張某起訴主張趙某返還80%彩禮,共計12.8萬元。

法院認為,在處理涉彩禮返還糾紛時,就應當著重考慮共同生活以及孕育子女的事實。該案判決綜合考量上述事實,對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充分保護了婦女合法權益。

雙方已領證但短暫同居

法院:返還部分彩禮

在案例三中,劉某與朱某(女)登記結婚,劉某向朱某銀行賬戶轉賬一筆80萬元并附言為“彩禮”,轉賬一筆26萬元并附言為“五金”。后雙方因糾紛協議離婚,婚姻關系存續不到三個月。劉某起訴請求朱某返還彩禮106萬元。

法院認為,案涉26萬元的“五金”款符合人民群眾對彩禮的一般認知,可以認定為彩禮。同時,明確雙方登記結婚后仍工作、居住在兩地,并在籌備婚禮過程中,對于后續生活未形成一致規劃,沒有形成穩定的生活狀態,不宜認定為已經共同生活。但是考慮到已經辦理結婚登記、短暫同居經歷對女方的影響、存在共同消費等事實,法院酌情認定返還彩禮80萬元,妥善平衡了雙方利益。

彩禮系父母共同接收

法院:父母可作為共同被告

案例四顯示,張某某與趙某某(女)經人介紹認識,雙方于2022年4月定親。張某某給付趙某某父母趙某和王某定親禮36600元;2022年9月張某某向趙某某銀行賬戶轉賬彩禮136600元。趙某某等購置價值1120元的嫁妝并放置在張某某處。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未舉行結婚儀式。2022年9月,雙方解除婚約后因彩禮返還問題發生爭議,張某某起訴請求趙某某及其父母趙某、王某共同返還彩禮173200元。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未舉行結婚儀式。

法院認為,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張某某與趙某某持續、穩定地共同生活,張某某不存在明顯過錯,但在案證據也能證實趙某某為締結婚姻亦有付出的事實,故案涉定親禮、彩禮在扣除嫁妝后應予適當返還。

此外,根據中國傳統習俗,締結婚約及給付彩禮,一般由男女雙方父母共同參與。因此,在婚約財產糾紛確定訴訟當事人時,亦應當考慮習慣做法。如果婚約當事人一方的父母給付或接收彩禮的,將其列為共同當事人,不僅符合習慣做法,也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實。

據介紹,本批典型案例明確處理涉彩禮糾紛的三項原則:一是明確嚴禁借婚姻索取財物這一基本原則;二是充分尊重民間習俗,以當地群眾普遍認可為基礎合理認定彩禮范圍;三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考慮彩禮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時間、婚姻登記、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締結婚姻這一根本目的實現上的比重,合理平衡雙方當事人權益。

陳宜芳表示,希望通過發布典型案例,進一步規范人民法院統一處理此類糾紛的裁判標準,加強以案釋法,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倡導形成文明節儉的婚禮習俗。

編輯:王慧文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级a级精精彩在线 | 亚洲国内自拍资源总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洲人成在线88 | 漂亮少妇被强了在线播放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