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藝評 人物 展訊 畫界雜志

首頁>書畫>資訊

“而今邁步從頭越——書畫名家邀請展”在京舉辦

2023年12月25日 17:43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5日電 12月23日,“而今邁步從頭越——書畫名家邀請展暨‘推動文化繁榮 建設文化強國’研討會”在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辦。書畫展展出了60位書畫名家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二十余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書畫名家代表出席書畫展開幕式和研討會,圍繞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等議題結合自身實踐進行深入探討。

微信截圖_20231225173445

“而今邁步從頭越——書畫名家邀請展”開幕式現場

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書畫展以毛澤東詩詞“而今邁步從頭越”為主題,邀請全國知名藝術家用翰墨抒情,用丹青表達,緬懷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描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的“中國奇跡”,抒發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壯志豪情。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主席蘇士澍為書畫展主題“而今邁步從頭越”題簽,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開幕式上致辭,并宣布書畫展開展。這次書畫展,包括范迪安、吳為山、鄭軍里、田黎明、林茂、王林旭、趙衛、陳醉、熊召政、駱芃芃等在內的一大批在全國頗具影響的書畫名家為本次書畫展奉獻了60幅精品力作。

微信截圖_20231225173457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致辭并宣布書畫展開展

微信截圖_20231225173509

與會嘉賓和觀眾觀展

微信截圖_20231225173522

“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研討會現場

書畫展開幕式后,召開了“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研討會,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二十大報告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明確的目標任務,守正創新、挖潛賦能,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研討會由人民政協報社副社長楊統連主持。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龍新民在研討會發言中說,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視野宏闊、思想深邃、意義重大,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龍新民表示,我們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時,要遵循“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原則,在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內涵的基礎上,用這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踐,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建設、管理、利用好更多的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發言中談到,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鮮明提出“文藝要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從根本上指明了黨領導的文藝工作的政治方向,這是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核心和靈魂。“文藝為人民服務”是二十世紀中國文藝區別于傳統文藝、區別于其他國家文藝的最重要的文化屬性。“人民需要文藝,文藝更需要人民”“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在關于文藝和文化的重要論述中,有兩個詞出現頻率最高,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時代”。要求文藝工作者要“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范迪安表示,作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我們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深入生活,到人民中去,描繪人民群眾創造的時代偉業,表現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要更好地找準時代定位,立足時代方位,在藝術創作上堅持守正創新,提高藝術水平,拓展藝術的表現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名譽主席、作家熊召政回憶了2014年參加文藝工作座談會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經歷。他表示,作為文化藝術界的全國政協委員,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承擔新時代文化建設主體責任,就是履職的重要內容。熊召政說,“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但是只講文化自信還遠遠不夠,中國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完整的文化體系,不能到我們手里一點創新都沒有,不能只是“墻內開花”。我們要積極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承擔起新時代新征程文化繁榮發展的重任,在各自藝術崗位上共同為文化進步發揮作用。

熊召政談到,在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方面有三個層次:一是文藝繁榮,這是每個文藝工作者應當承擔的責任;二是文化進步,這是每個人應該思考并努力的責任;三是文明互鑒,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這是我們應當自覺做到的事情,是分內的追求。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在書面發言中介紹,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前身之一,是1941年誕生在延河岸邊的延安青年藝術劇院,劇院積極踐行“文藝為民”崇高使命,賡續紅色血脈至今。2021年12月25日,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創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話劇院藝術家回信提出,“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緊扣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兩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激勵下,劇院勇擔文化責任,致力于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貢獻。

田沁鑫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必須有思想引領。習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為新時代文藝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和闡釋,自覺貫徹落實到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文藝的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黨委委員鄭茜在發言中談到,文化主體性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內在本質的規定性,表現為文化發展的自主性、自覺能動性和創造性。一種文化要在當今世界風云激蕩中站穩腳跟,必須要有主體性。所以,只有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自身脈絡、歷史邏輯與優秀基因,我們才能增強我們的文化主體性。鄭茜以文博行業舉例,今天的中華大地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景象:考古現場成為舉國矚目的最火工地,博物館成為比肩接踵的最熱打卡地;每一天都有可能從某個歷史地層中破土而出一個驚世遺址,每一天都有可能從某些泥土深塵里崢嶸乍現一些國寶文物……我們發現自己似乎置身于歷史的現場,當代中國與歷史中國構成了一個神奇的現場并置格局。

鄭茜表示,歷史的厚度,決定了把握未來戰略的高度。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我們要用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以及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來表達對于古老偉大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最大禮敬。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會長,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監事會主席張斌說,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行動指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協同推進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張斌還談道,黨的二十大把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作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強調“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這些重要論述和工作部署都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數字文化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張斌建議,以文化傳承為依托賡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精神命脈;以文化科技融合為引領打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引擎;以文化人才培養為根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中堅力量。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駱芃芃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書法篆刻創作,談了對研討會主題的看法。她介紹說,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研究和創作中國篆刻藝術的院體機構,自2006年成立以來,策劃、創意并設計舉辦了多項具有開創意義的篆刻展,這些展覽從內容上反映了時代主題,從形式上采用了主流藝術風格,開創了多元化的形式表達,引領了時代的風尚,體現了責任擔當。近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緊扣“筆墨當隨當代”的創作方針,多次與其他相關單位共同舉辦大眾篆刻系列展,展覽創作者除了專業藝術家以外,還有各行各業普通的篆刻愛好者,在展現時代精神的同時豐富了人民大眾文化生活,充分體現了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創作精神。目前,中國篆刻正在積極探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路徑和方法。

駱芃芃表示,在國家、民族、社會最需要的時候,藝術具有強大的作用和力量。文藝工作者不僅要創作好自己的藝術作品,還要懷著對祖國、對人民深切的愛和家國情懷,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和民族盡一份力量。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行為法學會詩書畫院院長汪國新說,六句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概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更要正本清源,文以載道,詩禮傳家,擁有天下大同的家國情懷。汪國新表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任務,國家要鼓勵和支持重大題材創作,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努力創作出經過時間檢驗的、代表時代高度的鴻篇巨制。文化強國,還要靠中國人才。我輩須努力,要擔負起文化強國的重任。

中國鐵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東山表示,藝術創作以人民為中心,首先要做到尊重人民,要用真心去體驗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要深深扎在生活這片沃土中去培育自己的作品。其次,藝術創作需要真誠,要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表現現實生活,而不是程式化、套路化的表達。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是隨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而逐步增強的。只有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學習,師古不泥,兼學中西,守正創新,深入到社會的洪流中,付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會創造出有文化自信,有溫度的作品。

(文/毛立軍 張藍之 視頻/宋寶剛 韓月 汪凱)

編輯:位林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