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畫里有話
我在網紅冰川救援
普瑪江塘鄉有一處網紅冰川,叫崗布冰川(也叫40冰川)。冰川很美,但位于無人區,海拔高達5000米以上,極度缺氧,地形復雜,沒有信號覆蓋,所以經常有貿然進入的外來車輛和人員被困,于是冰川救援也成了我們派出所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經歷的200多起救援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3月30日晚上的那一次。本文講述的是我在海拔5373米邊境派出所工作的故事。
索朗達杰與戰友們日常巡邏
我叫索朗達杰,現任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
我出生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塔榮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6歲那年,父母相繼離世,以為初中畢業就要輟學的我,趕上了黨中央對西藏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幫扶政策,在黨員干部與困難兒童結對幫扶中,我幸運地成為我養母楊華(時為拉薩市教育局干部,西藏自治區教育局退休干部)的幫扶對象。作為老黨員的她,經常幫助困難兒童,引導他們成長成才,她的善舉讓我耳濡目染,所以她不僅是我的好媽媽,也是很多困難兒童心中的好媽媽。是她,幫助我考上了大學,完成了學業;是她,讓我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母親的慈愛;是她,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偉大;是她,時常告訴我長大后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09年大學畢業時,縈繞在我腦海里的一個想法就是“到邊防一線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我義無反顧地報名加入武警西藏邊防總隊,成為這個光榮集體里的一員。我想,我能走出雪山、走進大學,是社會的恩賜,我一定要做一個知恩圖報、感恩社會的人。
從警12年,我先后在山南邊境管理支隊的勒布、吉布、浪坡、庫局、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工作,都是平均海拔高、地處偏遠、環境惡劣的地方。放眼整個西藏邊檢總站,海拔超過3500米以上的單位有107個,超過4000米以上的有67個,占總數的58%,患有高原性疾病的民警超過總人數的91%。雖然苦,但是我的每一個戰友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喜馬拉雅衛士精神”,守護著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索朗達杰在崗布冰川腳下向聯合巡邏隊介紹邊境線情況
這里,重點分享我在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故事。
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駐地海拔5373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駐地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低達-40℃,被稱為“人類生存的極限地”。據2016年統計的數據顯示,普瑪江塘鄉老百姓平均壽命只有45歲。記得2016年的一天,擔任普瑪江塘完全小學法制副校長的我,在學校開展每周的法制課時,發現學生中有一對姐妹衣著單薄、寡言羞澀。經了解才發現,她倆因為父母離異,僅靠單親媽媽打零工補貼家用,家里條件很艱苦。于是,我決定將兩姐妹當成自己的小孩,承擔她們今后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第二天就送去了價值2000多元的糧食和衣物。這兩姐妹也不負眾望,學習刻苦用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更令我欣慰的是,前段時間兩姐妹考上了山南市重點中學。她們說,等將來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也要像我一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如今,我們派出所把關愛幫扶孤寡老人和困難兒童當作傳統繼承了下來,無論是老民警還是新民警,都有結對幫扶對象。僅僅4年,大家就開展為民辦實事上百件,開展各類法律宣傳活動60余場。如今,普瑪江塘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全部脫貧摘帽,浪卡子縣委縣政府出資在海拔較低的卡熱鄉建立了群眾康養中心,群眾積極參與,分批次進行康養。生活富裕了,日子過好了,孤寡老人都住進了養老院,學齡兒童都在接受義務教育,大學生也在逐年增多。
這樣的變化,來自于黨和國家對西藏發展建設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來自于其他省市大力開展的對口支援,特別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加快邊境小康村建設、提高邊民生活補貼等政策的相繼出臺,更是讓群眾生活蒸蒸日上。
索朗達杰愛心撫育藏族兒童
普瑪江塘鄉有一處網紅冰川,叫崗布冰川(也叫40冰川)。冰川很美,但位于無人區,海拔高達5000米以上,極度缺氧,地形復雜,沒有信號覆蓋,所以經常有貿然進入的外來車輛和人員被困,于是冰川救援也成了我們派出所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在普瑪江塘這幾年,派出所先后組織了200多起救援,成功解救了500多名游客和被困的200多臺車輛。
在這些救援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3月30日晚上的那一次。當天晚上11點,接到報警稱有4名游客被困冰川,我們立即驅車2小時趕到了事發區域,當時正在下雪,氣溫接近零下30℃,風吹得人都站不直,無人機也沒法使用,只能憑借經驗,沿著事發率比較高的區域開展搜尋。為了確保安全,我們用背包繩和卡扣將出警的6個人連成一列,慢慢爬上冰川,一邊在冰面上慢慢挪動著身體,一邊用手電筒照向冰山之間的各個角落,同時嘴里還不停地喊著“有人嗎,有人嗎……”搜尋了3個小時,還是一個人影都沒看到,一聲回應也沒聽見。當時我們就想,這下糟糕了,他們肯定是兇多吉少,而且雪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我們自身生命安全都面臨著嚴峻考驗。但所有人都來不及顧慮,只是加快了搜尋的速度,往冰川深處搜索,又過了大約1個小時,終于聽到了游客的求救聲。我們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最終在一個冰凹處找到了正蜷縮著身子的4名游客。由于極度缺氧加上長時間受凍,4人都患上了嚴重的高原肺水腫,開始咳血,當時我們也已體力透支,但都強忍著劇烈的高原反應,沿著原路將他們背了出來,并送到縣醫院進行救治。
后來,這4名游客回到內地后,專門為我們寄來了錦旗,還寫了一封感謝信,說我們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榮譽室墻上密密麻麻地掛滿了從全國各地送來的錦旗,這些錦旗是派出所民警們從警時光里最耀眼的勛章,更是我們踐行使命最有力的見證。
索朗達杰與戰友們在崗布冰川巡邏
2022年9月,我們派出所收到了幾箱包裹,里面全是保暖用的圍脖,包裹里還附了一份留言,寫著:“敬最可愛的人”。后來經了解才知道,是一對在河南務農的80多歲的老夫妻,在電視新聞里看到了關于我們派出所的報道,覺得我們工作非常艱苦、非常危險,于是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親手編織圍脖寄了過來。當系上叔叔阿姨從遠方寄來的圍脖、看著紙上“敬最可愛的人”6個字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我想,生命賦予每個人的意義不同,作為守邊人,國土在哪里,我們就要守在哪里,無論氣候多么惡劣、環境多么艱苦,我們都必須矗立成祖國邊境線上的那座界碑,無懼風雪、無畏生死。
我們在冰川巡邏期間,會在沿途噴繪國旗的圖案、“中國”的字樣,還會噴涂上巡邏的次數,第181次、182次、183次……現在,這些圖案、文字、數字已經成為巡邏路上一道不一樣的風景線。我想,我們的每一次巡邏都是對神圣國土的丈量,也是對國家主權的宣示,我們的工作不僅很有意義,而且充滿了神圣感。
“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坐標!”索朗達杰(中間)和戰友們在普瑪江塘邊境開展第203次巡邏并合影留念
回首自己的從警生涯,我從來沒有想到,在山南邊境鄉村所做的平凡工作,能讓我站在首都北京的領獎臺上,獲評“十大國民衛士”“雙百政法英模”“公安部二級英模”“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殊榮,更沒有想過能當選上第十二屆自治區政協委員。我就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移民管理警察,要說偉大,我覺得每一位移民管理警察都是最偉大的,因為我們漫長的邊境線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那里是一個可以丈量生命厚度和精神高度的地方,廣大的移民管理警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堅守在最偏最苦最遙遠的邊境線上,即使被風霜雨雪老化了容顏、被時光老人偷走了青春,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誰、為誰而戰!
我們猶如一顆顆散落在祖國萬里邊境線上的種子,正在破土而出、逆風生長,慢慢成長為參天大樹,默默守護著萬千邊疆群眾的祥和與安寧,牢牢守衛著祖國邊境口岸的安全和穩定。
本文選自《縱橫》雜志2024年第1期“地方風采”欄目,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系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
(來源:索朗達杰 縱橫雜志 )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