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農工黨
鋪就點“竹”成“金”路
——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建言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政協網2月28日電(記者 王惠兵)福建現有竹林面積1845萬畝,約占全國的17.5%,居全國第一。近年來,福建加快推進竹材分解、初級加工、成品精深加工三級竹產業加工體系建設,在追“智”逐“綠”中,探索出一條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近日,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建議,全力做強“一根竹”,助力鄉村振興“節節高”。
“‘一根翠竹’培育了涵蓋上游竹拉絲、竹片,中游竹膠板、重竹板,下游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藝品,以及竹下腳料再利用、筍食品加工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竹業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農工黨福建省委會表示,但經過調研發現,目前仍存在栽培生產效率較為低下、竹業文旅價值開發滯后、竹業電商發育動力不足等問題。
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建議,強化資源培育,大力加強竹業技術培訓,培訓農民技術員,并根據不同培育目標,采取不同經營措施,實施定向培育,提高竹林集約經營水平。推動電商發育,打造區域線上公共品牌、建立網絡銷售監測平臺、推動筍竹專業線上統一運營、培育數字文化賦能產業新模式,打造“特、校、企、研、政、創”(特派員、高校、企業、研究院、政府、創業團隊)協同模式,吸引不同領域的人才、技術與資本加入產業轉型升級與產品打造。
“竹業文旅價值開發滯后,應實施多向經營,拓寬竹業產品類別和發展空間。”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分析認為,可開發中小徑竹,優化竹種結構,在區域布局上,沿海地區重點發展綠竹、麻竹等叢生竹種,山區重點發展苦竹、黃甜竹等散生型優質筍用材用竹種。在發展方向上,可結合生態省建設,在沿江沿溪重點地段和沿海防護林內側地帶發展生態竹林,發揮竹林防護效益。同時,鼓勵開發“竹園游”“竹家樂”等竹林旅游,打造“竹文化+”生態旅游品牌,建設“竹文化博覽園”,打造“竹工藝品一條街”,營造景區“竹文化”氛圍,發展立體的竹林大健康產業,鋪就點“竹”成“金”路。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