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魯曉明:破除公立醫院醫生多點執業的“玻璃門”

2024年03月05日 09:10 | 作者:林儀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09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式頒布,公立醫院醫生多點執業這一業態萌發。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正式施行,將公立醫院醫生多點執業推進有法可依的新時代,但公立醫院醫生多點執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玻璃門”。

“多點執業推行初衷之一是促使醫療資源在社會中更均衡地流動,滿足各方特別是基層需求。現實中,醫生資源往往跟隨資本亦步亦趨,大多流動到社會創辦的,可以帶來更高收益的民營機構,很少流動到基層醫療機構。”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魯曉明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同一醫生在民營醫療機構的掛號費可以成倍甚至十倍增長,而醫生參與多點執業的積極性未得到充分調動。

社會上,面對和公立醫院完全不同的收費標準、公立醫院掛號難、醫生看診時間短等現實因素,群眾對醫師多點執業合法性存在疑慮,甚至有醫德上的質疑,導致醫患關系矛盾加劇。部分私營衛生機構因未能納入醫保范疇或者納入程度不足,更是削減了群眾選擇的意愿。

魯曉明分析指出,高級別醫生是多點執業的“香餑餑”,層級較低的醫生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依附主執業點提供的平臺和機會進行自我提升;在醫生多點執業受法律保護的大背景下,雖然主執業機構不再明令禁止醫生在其他醫療機構執業,但是出于保持核心競爭力、便捷管理等因素的考慮,這些主執業機構常常是持不鼓勵的態度,甚至在實際運行中變相實施不利于從事多點執業醫生進步的做法。此外,醫師多點執業風險分配制度缺乏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為此,魯曉明建議,建立主執業機構經濟補償和政策支持機制,消除輸出多點執業醫生之憂;鼓勵引入社會保險資本,提供醫生、患者避險保障服務;完善醫師協會機制,由協會協助處理醫療糾紛和矛盾,幫助保險公司和患者對接,保證醫師可以安心本職工作,還可建立就醫質量監督機制,對多點執業醫師的醫療質量進行監管;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多點執業政策能入民耳,貼民心,順民意,開通優秀多點執業機構公示渠道,推動多點執業這一業態的健康發展。 

編輯:王慧文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中文字幕在线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亚洲综合激情国产一区 | 日本一二三区性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