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要聞
“開盒掛人”的網絡戾氣該如何消解?代表:出臺反網絡暴力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完善網絡綜合治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3月5日,與記者聊起網絡暴力治理問題時,“刻不容緩”四個字被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強調。
近期,“網絡廁所”“開盒掛人”“斗狠PK”等網絡用語“新鮮出爐”,其具體指代的意思卻讓人云里霧里。
“網絡廁所”是指當事人照片、行為或言論被網友投稿至網絡社交平臺的“廁所號”,賬號所有者再將投稿以匿名形式發出。所謂“廁所號”本是一個公共交流空間,卻變成了網暴他人和侵犯個人隱私的策源地。網絡爭端中,一言不合就“開盒掛人”,網友個人信息被“扒皮”,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惡意攻擊、誹謗、煽動仇恨……
“網絡暴力導致的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一個人的生活甚至生命,帶來嚴重的后果。隱匿在網絡空間中肆意口出惡言的人,踐踏的是現實社會中公序良俗的底線?!比珖舜蟠?、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黨委書記仁青扎西表示。
談及網絡暴力行為為何愈演愈烈,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貴德縣河東鄉王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畢生龍表示,“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是一個重要原因。網絡環境具有開放性、虛擬性、匿名性的特點,與線下的侮辱、誹謗行為相比,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的侮辱、誹謗行為在傳播性和危害性上顯然要大得多,給受害人帶來的影響也是難以消除的?!?/p>
雖然一些網暴者最終受到了法律制裁,但結合事件對當事人造成的后果,很多網民認為處罰過輕,難以有效遏制和震懾網絡暴力行為。
“當前,我國還沒有針對網絡暴力的專門法律,關于網絡暴力的規定散見于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網絡安全法等法律中?!睂Υ?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合作社理事長、高作鎮陳甲村黨總支書記魯曼建議對網絡暴力進行專門立法予以整治。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澄認為,“面對愈演愈烈的網絡暴力行為,目前刑法主要以侮辱罪、誹謗罪懲處,規定如果情節嚴重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難以完全匹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以及打擊網絡暴力犯罪的現實需要,建議在侮辱罪、誹謗罪中增加‘情節特別嚴重’的量刑檔次,設置‘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以體現法律的威懾力?!?/p>
“針對誹謗罪‘告訴才處理’的規定,可考慮將特定情況下的誹謗犯罪行為由自訴轉公訴處理?!濒斅磉M一步說,檢察機關積極作為,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案由自訴轉公訴,向社會傳遞了面對網絡誹謗、網絡侮辱等行為,司法機關能管且敢管!檢察機關通過高質效辦案將法律的規定與精神落到了實處。
“針對網絡暴力行為,事先預防與事后救濟同等重要?!标惓未碚J為,目前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事后救濟方式不能完全適應網絡領域的新變化,強化平臺事先審核責任更為迫切,應在法律中明確平臺的事先審查責任。
記者注意到,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網絡不良信息以及其他網絡黑灰產治理難題,檢察機關正在積極探索公益訴訟解決方案。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正在指導地方檢察機關針對“人肉開盒”“網絡廁所”等嚴重侵害公民人格權益的違法情形研判開展公益訴訟檢察監督。
“事先預防作為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獨特價值所在,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治理網絡暴力,檢察公益訴訟同樣也被寄予厚望?!比是嘣鞔肀硎尽?/p>
(本報北京3月5日電)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