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住津全國政協委員風采
孟冬梅委員:深化全民閱讀促進文化強國建設
人民政協網3月9日電(記者李寧馨 通訊員魏天權)“當前,許多全民閱讀活動重點圍繞學生群體開展,成年人參與閱讀活動機會少、獲得的專業指導少、閱讀的便利性和可及性不高,尚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網絡數字化讀物海量繁雜、包羅萬象,散布著大量機構或寫手獨立創作、即時發布的內容,準入門檻低、曝光速度快、事前監管難,質量參差不齊。”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天津市委會副主委、河西區副區長孟冬梅深入調研,發現全民閱讀工作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距離形成真正的全民閱讀還有一定距離。
當前,全民閱讀已經成為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自2014年至2023年,“全民閱讀”已連續10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應加快完成中文分級閱讀標準建設,優先制定推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推薦必讀清單》,將推廣、閱讀情況納入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指標體系。”在孟冬梅看來,要發揮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主體示范帶頭作用,增設圖書室和圖書角,為職工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定期舉辦閱讀征文、詩文朗誦等活動,組織閱讀培訓,鼓勵職工閱讀。
“發展普惠閱讀,打造優質公共閱讀空間有助于激發讀書興趣。”孟冬梅認為,許多成年人面臨著來自家庭和事業的多重壓力,大部分時間忙于工作,前往圖書館的時間不多,單位或工作場所存在圖書設施不健全、閱讀活動開展不充分等問題,缺少激勵和支持職工閱讀的實際行動。她建議堅持政府主導,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公立圖書館、基層文化服務點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服務能力和水平,打造居民身邊的高質量“15分鐘閱讀服務圈”。設立公益性閱讀基金,廣泛吸收國家財政、社會組織、慈善團體、專業機構及個人資金投入,依托城市文化商業地標的流量帶動作用,在旅游景區、大型商超等公共場所建成更多嵌入式、免費借閱“城市書吧”,有效拓展群眾閱讀空間。
“建議在《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基礎上,加大對各類網絡平臺讀物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暢通群眾監督舉報渠道,嚴厲懲處違規內容的傳播行為。”孟冬梅提出,要監督督促各類網絡平臺服務主體,不斷強化對開設自媒體賬號的機構或個人的發布前監管、實時監管,鼓勵經營主體探索運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做好網絡讀物內容分級分類工作,引導公眾更好地開展數字化閱讀。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