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建
錘煉優良作風 提升履職效能
——民建陜西省委會開展兩個“提升年”活動小記
人民政協網西安3月15日電(記者 路強 通訊員 張燕)在不久前結束的陜西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陜西民建6名會員被評為2023年度優秀政協委員,6件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7篇社情民意信息被評為2023年度優秀社情民意信息。這是民建陜西省委會扎實開展“履職能力提升年”和“省市民建機關干部作風文風提升年”,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拿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2023年,民建陜西省委會按照“學思想、強根基、重履職、建新功”總要求,以“大學習、大調研、大服務”為抓手,貫徹落實中共陜西省委“三個年”(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安排部署,積極開展“履職能力提升年”和“省市機關干部作風文風提升年”活動。
改進作風必須從轉變學風抓起。民建陜西省委會以高度政治自覺開展“大學習”活動,2023年以來,堅持以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抓好機關每周三政治學習,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中再建新功”主題教育讀書班,全年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7次、機關每周三集體學習47次、主題教育讀書班4期,領導班子成員分赴各市級組織、基層支部開展宣講,引導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增強政治素質,提高政治站位,增進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政治共識。
圍繞“搞活機制比增加機構重要,激發活力比增加人員重要”的工作理念,省委會充分激發機關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省委會全年共制定、修訂各項工作制度22項,如制定《省委會機關工作督辦辦法》,設立機關紀檢監察專員,建立督辦機制,推動工作落實;完善《省委會機關年度考核辦法》,規范機關崗位設置,實行全員輪崗和AB角管理制度,為年輕干部履職盡責搭建平臺。通過用制度手段調動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樹立講擔當、重擔當、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民建陜西省委會堅持“無調研,不建言”的原則,大興調查研究。“‘一號課題’是民建陜西省委會按照中共陜西省委安排部署,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課題。”開題會后,11個課題組深入全省10個地市的38個縣(區)開展調研,形成調研報告37篇,7條建議被陜西省《關于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接續政策措施》采納。2023年省委會共報送調研成果20篇,其中,《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國式私募投資基金制度的建議》得到民建中央主要領導批示,《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榮獲2023年全省政協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
民建陜西省委會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提升履職能力。認真落實《委員履職管理辦法》,督促委員履職;制定《專門委員會動態管理辦法》,建立專門委員會成員增補和退出機制,搭建參政議政人才鍛煉成長平臺,提高專門委員會工作活力;與西北大學合作建立了中小企業家研究院、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建立了發展經濟學研究院。同時,聘請15位會內外專家,組建首批特聘專家委員會,研究重大問題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為省委會履行職能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智力支持。
民建陜西省委會堅持“服務會員,服務社會”協同發力,著力推進社會服務品牌建設。承辦“2023全球秦商回歸暨民建企業家投資合作交流會”“民建全國企業家聚力發展沙龍”等特色活動,現場簽約項目20個,總投資達147.19億元;助力鄉村振興,籌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民建實踐基地”;持續做好潼關縣幫扶工作。此外,積極走訪會員企業,調研行業現狀;組建企業家委員會、法律服務中心,為會員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開展民建企業家“高質量發展學習調研全國行”活動,全力助推會員企業發展。
編輯:王亦凡